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东营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东营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辖区为文化机构汇集之地而得名“文汇”。辖区为文化机构(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市劳动技校、油田一中、胜利电视台等)汇集地得名“文汇”。 [详细]
  因机关所靠近道路名称(海河路,后更名黄河路)而得名。 [详细]
  唐朝初年,李世民率军东征时,有一辛氏在此开店,后此处渐成村落,取名辛店。镇政府驻于辛店,因此得名。 [详细]
  机关办事处驻于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因此得名。 [详细]
  明朝天顺五年(1461),东隋村隋佐明迁往牛氏遗址居住,因原村系牛氏所立,故称牛家庄,后简称牛庄。因镇政府驻于牛庄,因此得名。 [详细]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樊、马、苏等五姓迁此与张姓建村,因是六姓,故名六户。镇政府驻于此,因此得名。 [详细]
  镇政府驻于史口,因此得名。元初,因村庄在赵家河入海口处,村内多史姓,又改名史家口。民国初,更名史口。 [详细]
  据《蒲台县志》载,宋太祖赵匡胤曾避难潜居于此,故取名龙潜镇,亦称龙居店,简称龙居。 [详细]
9、东营区 [山东省东营市] 因为境内的东营村所得名。
  东营区域地历史悠久。据对出土文物考证,早在4000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殷为薄姑国领地。周为齐地。秦属齐郡,西汉属千乘郡琅槐县、湿沃县,东汉属乐安国博昌县、湿沃县,三国时属魏国齐郡,西晋属广饶县、湿沃县,南北朝时属乐安郡广饶县、湿沃县,唐宋时属渤海郡千乘县、蒲台县,元明清三朝境域东部属乐安县、西部属蒲台、博兴县。民国年间,为广饶、蒲台、博兴三县交界之地。战国时期,人们在此“伐薪煮海水为盐”,……[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