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三批江西省森林乡村[23]

第三批江西省森林乡村[23]

  按照《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林造发〔2019〕13号)和《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2022年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经各市、县(区)逐级推荐申报、委托设区市组织专家评审、省林业局审核公示,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授予南昌县广福镇木山村等452个行政村“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1949年前称第四保属永清乡。1951年成立游击乡属永清区。1958年改建马岭底大队属怀玉山垦殖场游击分场。1968年改名前进大队,次年复称马岭底大队。1982年复称马岭底大队属游击垦殖。1984年改称马岭底村村民委员会属三清乡。1996年3月由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理。马岭底村……。
  1949年前称第四保属永清乡。1951年成立游击乡属永清区。1958年改建塘底、方塘大队属怀玉山垦殖场游击分场。1968年并称东风大队,次年改名方塘大队。1982年改属游击垦殖仍称现名。1984年改称方塘村村民委员会属三清乡。1996年3月由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理。方塘村……。
  村子东面因水塘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东塘大队,属兴桥公社管辖,1984年,东塘大队改置为东塘村村民委员会,属兴桥乡管辖。1987年5月,兴桥乡由吉安县划归吉安市(县级市)管辖。1993年,撤乡设镇改属兴桥镇管辖。2000年8月,吉安市(县级)改市置区,属吉州区兴桥镇管辖。2003年,东塘村民委员会与高家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东塘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东塘村下辖16个自然村,17个村小组,共420户……。
  村前有溪水东流,故得名东水。该大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吉安县第一区舍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吉安县舍下乡。1958年,成立东水大队,属吉安县店下乡东水公社管辖。1972年,属樟山公社管辖。1984年,由东水大队改置为东水村村民委员会,属樟山乡管辖。1987年5月,樟山乡划归并入吉安市(县级吉安市)。1996年11月,撤乡建镇改属樟山镇管辖。2000年,原县级吉安市改为吉州区,属吉州区樟山镇管辖……。
  因村西小岗多岩石而石社,后称社山,村委会驻地,后迁宋溪街。1958年成立绕源、社山、流汶塘三大队,属四达公社。1963年合并成社山大队,1972年析出宋溪大队,1986年改置为社山村委会,沿用至今。社山村……。
   新圩镇马塘村委会位于青原区富水河畔,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辖4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全村共有432户,近1600人,耕地面积1700亩,人均收入在全镇偏低。该村通往圩镇有两座跨河桥梁,一座仍为木桥做主要交通桥梁,每年维修此木桥的费用多则拾余万元,少则近伍万元。村里还有两座水库的维修等资金的投入。本村虽有水源,但水渠高低很大,没有田园化工程水田坑洼不平,都是人工开挖的圳渠,每年阻塞严重,水源……。
  一说,传闻庙会时,村民举行松神仪式时,正逢下雨,因无雨具,用鼓来撑雨,故为“东鼓”,后改东固。二说,位处县境之东,期望后辈兴旺发达,基业日益巩固,故名东固。1961年4月至1968年7月成立东固公社,1968年8月至1984年成立东固大队,1984年改设东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东固村……。
  安塘乡早桥村委会位于安塘乡西部,与敖城镇板塘村委会、芳井村委会交界。早桥村委会有13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总户数418户,1580余人。共有耕地4212.32亩,林地15004.9亩,水域面积450亩。村保洁员12人,文化活动室1个。全村委会党员23人,低保户76户88人。其中贫困户37户48人。残疾人43人,妇女650人,留守儿童76人,劳动力835人,外出务工410人,参加新农合1436人,……。
  1964年至1983年称花桥大队。1984年改置为花桥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花桥村地处丘陵山区,有13个村小组,总人口1700人,党员54名,耕地面积2600亩,村民以种粮食为主。……。
  同江,江边沙洲上常见白鹤,故名鹤洲。1984年前属油田公社、鹤洲大队,同年底由油田公社转为盘田乡,1984年改置为鹤洲村委会。2003年盘田合并油田镇,2005年属万福镇,地名沿用至今。鹤州村委辖11个村小组,现有268户,总人口1219人。总耕地面积1811.91亩,林地面积5325.9亩。……。
  1962年7月至1968年8月为同完大队,1968年9月至1972年10月与观东大队合并成立新大队,1972年10月至1979年9月和观东分开,称原同完大队,1979年10月至1986年称同完大队,1985年4月改置称同完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同完村……。
  1968年以前为龙岗大队,1968年以后改为桐坪公社樟坑大队,1984年改置为樟坑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樟坑村总人口1606人,系10个村小组,343户,共有33名党员,2012年人均收入为1950元。全村耕地面积3314亩,其中早稻耕种面积3148.3亩。……。
  “炉村”指村内打铁匠居多,炉火旺,力求人们红红火火1949年初属砖门乡,后属龙田乡。1956年由村头、花园、茶山、新屋下、炉村五个初级社转为炉村高级社。1958年建临江公社炉村大队。1961年属葛山公社。1968年属文峰公社。1972年回属葛山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称炉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葛山乡撤销并入文峰镇,2002年属文峰镇。炉村村……。
  “本滩”因以河水急湍直下,声如击锣声称淜滩,后演为本滩1949年前属白沙乡,新中国成立后属白沙乡,1956年由枧头、金滩、坊元,三个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金滩大队,属白沙公社,1982年更名本滩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称本滩村民委员会,属白沙镇。本滩村地处白沙镇西部,辖区范围内民风淳朴,风景宜人,全村共有人口1402人,其中农业人口1380人,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小组,辖区面积28平……。
  坪洲村位于吉水县枫江镇政府所在地,地处吉阜公路旁,全村民风淳朴,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坪洲村共有2497人,其中农业人口2497人,所辖11个自然村(白泥塘、清水陂、毛家、芷尾坑、洋坪洲、舍陂、仓下、东塘、花树下、张家、陈家),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45亩,林地面积2400亩。坪洲村主要特色:优质水稻、蔬菜、果园。……。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