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三批江西省森林乡村[13]

第三批江西省森林乡村[13]

  按照《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林造发〔2019〕13号)和《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2022年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经各市、县(区)逐级推荐申报、委托设区市组织专家评审、省林业局审核公示,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授予南昌县广福镇木山村等452个行政村“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因建在河边,故称为坝脑。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仙下区车头乡,1956年飞跃初级社飞跃高级社,1958年转车头公社坝脑大队,1963年与飞跃大队合并,属车头公社,称排脑大队,1972年划为车头公社排脑大队,1984年车溪乡坝脑村民委员会至今。坝脑村……。
  龙口村位于兴国县南部,属龙口镇圩镇村,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农户435户,农业人口为2045人,城镇人口225人,辖13个村民小组,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1020亩,山林面积为3009亩。特色产业有三个养猪厂,年出栏4200头。有较大鱼塘,面积为200多亩,年产鱼5000多斤。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农业生产。……。
  华坪村位于兴国县城东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8公里,全村人口2680人,辖16个村民小组(帐上组、帐下组、麻坑组、杨梅岗组、水南组、新兴组、学新组、狮陂组、立新组、新坑组、郑坑组、邱屋组、上坑组、联盟组、坪上组、店下组),耕地面积1410亩,山林面积7931亩。特色产业有水稻、花生、大棚蔬菜、养殖;矿产资源有红石;经济作物有瓜果、蔬菜;旅游景观有莲子塘、公婆石。华坪村在解放前曾命名过坪上村、……。
  均村村位于均村乡圩镇村,村委会距乡政府0.5公里,辖区面积有4平方公里,人口3978人,辖22个村民小组(分别为:大水坑、赖屋、蔡屋、大罗陂、坝子上、罗田、老屋、上新屋、下新屋、上街、街头、新桥、邱屋、学校背、街背、下街、街口、井头、圳背、大岭下、河背、大岭背),有耕地面积1596亩,山林面积有8780亩,特色产业有油茶、脐橙,矿产资源有正在探采的钼矿。……。
  1932年至1935年属三坑乡;1949年前夕属精诚乡;1949年初至1957年先后属三坑、长竹乡;1958年属均村公社,1961年属长竹公社,1965年属均村公社,均称长竹大队;1968年并入三坑;1979年析出仍为长竹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长竹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长竹村位于均村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0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12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上龙、中龙、山龙、竹坑、上万、枫林、仓下、靴山、……。
  曾田村位于杰村乡东南方,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31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人口1808人,辖曾田、龙下、龙上、塘坑、蛇皮坵、基庄、花山、上尾洞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00余亩,林地16000余亩,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曾田村虽属山区,但入村、村组公路已经铺通,交通便利。曾田村不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还有丰富的物产:山上有大量的杉、松、竹等资源;地下储有珍贵的钨、钾、硅、稀……。
  营前村属古龙岗镇西南部,距圩镇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农户936户,人口4455人,辖村民小组31个(梨村、上营、营前、下营、刘屋、桂塘、坎下、营盘、在背、救社、江屋、下围、烟田、肖梅、罗陂、源头、王陂头、角公段、新增、珍金、河村、椰源、迳背、金星、增田、上屋、桐木、南村、南迳、陈屋、联迳),耕地面积4007亩,林地面积24275亩。全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特色产业有制种、烤烟、大棚蔬菜种植……。
  玉口村位于埠头乡的南面,距离乡政府7公里,面积2.9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80人,辖12个村民小组:曲烈组、新屋组、上屋组、西向组、东向组、鸡岭组、八石组、排上组、洋田组、龙头组、围子组、下石组。耕地面积1400亩,山林面积4000亩。特色产业有水果杨梅、甜橙、奶桔、枇杷等。其中玉口杨梅尤为著名,外形好,口感醇美,每年成熟之际,吸引大批人群前往采摘,为玉口人民创造大笔收益。曲烈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
  龙砂村位于埠头乡的西南面,距离乡政府3.5公里,面积1.9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259人,辖14个村民小组:紫林组、梅林组、土围组、上街组、龙砂组、碰塘组、寺前组、马林组、岭背组、桐溪坝组、乌一组、乌二组、古一组、古二组。耕地面积1005亩,山林面积1865亩。龙砂村现有产业主要包括水稻代表的种植业,以猪、羊、鹅为代表的养殖业及部分以采石场、砖场为代表的建筑材料行业。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龙砂村积……。
  该地境内有很多樟树,故而得名1817年成立,1817年属日东乡樟坑村,1984年属日东乡樟坑村,沿用至今。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樟坑村……。
  因境内盛长竹子,故名竹子坝。竹子坝村1949年前属羊角乡第六保。1955年为筠园、筠众初级社,同年冬属营坊高级社;1958年成立竹子坝高级社;1959年设竹子坝大队属筠门岭公社;1962年属羊角公社;1965年又属筠门岭公社;1968年扩社并队,属筠门岭大队;1971年从筠门岭分出,恢复竹子坝大队;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竹子坝大队改为竹子坝村属筠门岭乡;1989年筠门岭改为镇建制,竹子坝村属筠门……。
  境内有一河墩圩,河墩圩位于湘江北岸的土墩上,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周田区河墩乡,1956年周田区河墩乡,1956年冬属第八高级社;1959年设河墩大队属周田公社;1963年周田公社河墩大队,1970年周田公社河墩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设河墩村,属周田乡,1995年周田乡改为镇,河墩村隶属之至今。河墩村……。
  村委会驻小砦自然村,故名小砦,又写作小寨。砦、寨同音。小砦村由原小砦村和原杨叶村合并而成。解放前小砦、杨叶均属永隆乡,解放初均属小砦乡,1956年小砦为永峰高级社,杨叶为永杨高级社,1958年分别为永隆公社小砦大队、杨叶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分别为小砦村和杨叶村,隶属永隆公社。2003年小砦村并入杨叶村,2006年杨叶村又改名小石示村,隶属于永隆乡。以驻地取村名。,2006年改名为小石示村,2……。
  因境内有寨下自然村,取富裕之意命名为寨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曾屋大顶乡寨下大队,1956年庄埠乡寨下大队,1958年洛口人民公社寨下大队,1963年寨下大队,1970年洛口公社寨下大队,1984年,9月为庄埠乡寨富村民委员会至今。寨富村……。
  取意“红星高照,永跟党走”,故名红星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西江区石门乡第四村;1956年为红星高级社;1958年设红星大队,属莲石公社;1965年随莲石公社并入西江公社仍为红星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设红星村属西江乡;1989年西江改为镇红星村仍属之至今。红星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