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柏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柏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初,孟县刘浒村董肇,因家庭纠纷,离家来此开荒种地,后落户繁衍成村,取名董庄,后又派生出一个村称小董庄,遂改称大董庄。
原名郭庄。明洪武二年(1369),因闹家族纠纷长期不能和解,后经县衙调解,两家重新和睦。为吸取教训,双方贡献银两,共修郭坛,并将村名改为和贡。
传西汉末年,刘秀大将王梁曾在贺村一带屯兵,并在西十八里的地方设大卫场,后在此形成村落,取名大卫。民国以来,谐音演化为大位。
西汉末年,刘秀大将王梁曾在贺村一带屯兵,并在西5里地设小卫场,后形成村落,名小卫。民国以来,谐音演化为小位。
为东汉28宿之一王梁秣马厉兵之地,故名王梁村。后派生出三个村,在西,故得名西王梁。
因东汉28宿之一的王梁曾在此秣马厉兵,故取名王梁。后派生出三个村庄,在东称东王梁。
元朝末年,附近有一城池,名付逯城。朱元璋部将徐达与元军交战,城墙被毁。明朝建立后,重修付逯城,在这里举行庆贺大典,后形成村庄,取名贺村。
传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到此建村,因位居肖衍冢和志公寺之间,故名。又原为温、胡、刘三家开设的饭馆,因地近付逯城,取名付逯馆,后因村北修志公寺,改名寺上村,元末明初村子被毁。洪洞移民在此建村,因位居肖位于冢和志公寺之间,取名肖寺。
此地原为一大斜坡,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刘姓来此,在半坡上建村,取名圪垱坡。
传因村内有七眼砖井,原名七井村。西汉更始三年,冯翊在村西北潴龙河造假桥伏兵,打败朱鲔,为此改为冯桥村。后又在冯桥村西派生出,故得名西冯桥。
因村内有七眼砖井,原名七井村.西汉更始三年,冯翊在村西北潴龙河上造假桥设伏兵大败朱鲔,为此,取名冯桥村。后又派生一村称东冯桥村。
明洪武年间,从黄河南迁来的几户刘姓村民来此建村,故得名刘庄。
因居民多马姓,原名马庄。因民委员会明朝初年,马姓绝嗣,江苏永寿县朱姓迁来,改名朱庄。
原系沁河上的一个渡口,名小刀口。后形成村庄,村以渡口名。后将刀口误写为召字,遂衍为小召。后因为与崇义镇小召区分,称为西小召。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秦氏三兄弟从山上下来后,老二来此建村。取名秦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