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属喜井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兴隆场改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集福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集福乡并入。 1951年,析置共和、鱼龙2乡。 1958年,与共和、鱼龙2乡合并为兴隆中心公社。 1961年,析置共和、鱼龙2公社。 1981年,改兴隆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乡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共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兴隆镇管辖,兴隆镇人民政府驻镇兴街99号。 |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天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天林镇管辖,天林镇人民政府驻老正街146号。 |
宋设礼仪乡。 明设云归镇。 清设镇子场,属永康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场改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第三区,为区驻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分为玉清、宝庆2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合并为玉清乡。 1950年,设镇子乡。 1951年,析置巩固乡。 1958年,巩固、建华2乡并入镇子中心公社。 1962年,析置巩固、建华2公社。 1984年,改为云归镇。 1992年,云归、玉清、建华合并为镇子镇。 2001年,建华乡析出。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建华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镇子镇管辖。 |
清设石佛场,属同化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场改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析置新民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并入新民乡。 1950年,析置石佛乡。 1951年,新民乡更名清平乡。 1952年,石佛乡更名文化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60年,岳源公社并入。 1961年,岳源公社析出。 1962年,析置新民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与新民乡合并为文化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岳源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化镇管辖,文化镇人民政府驻东街2号。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周礼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龙桥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龙桥乡并入。 1951年,龙桥乡析出。 1953年,析置建国乡。 1955年,建国乡并入。 1958年,与龙桥乡合并为周礼公社。 1961年,析置龙桥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6年,乡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龙桥乡和宝华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周礼镇管辖。 |
原名鱼栈滩。 清设驯龙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场改乡。 1986年,乡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自治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驯龙镇管辖。 |
春秋属安岳县永康乡。 1950年8月,设华严乡。 1958年3月,乡改公社。 1984年6月,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
1950年9月,设八庙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乡。 2015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岳县撤销八庙乡,设立卧佛镇,以原八庙乡的行政区域为卧佛镇的行政区域。 [4-5]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石鼓乡和悦来乡,将原石鼓乡和原悦来乡火塔村、双凤村、五龙村、鱼钩村、玉山村、洞福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卧佛镇管辖。 |
清设长河场镇,属折挂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长河乡。 1950年,属第三区。 1956年,属通贤区。 1958年,乡改公社,团结、民主2乡并入。 1961年,析置团结、民主2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07年12月,更名长河源镇。 2015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岳县撤销长河源乡,设立长河源镇,以原长河源乡的行政区域为长河源镇的行政区域。 [4-5]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团结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河源镇管辖,长河源镇人民政府驻政府街61号。 |
原属保安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新场。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忠义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5年,伍堡乡并入。 2016年3月2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川府民政〔2015〕21号),撤销忠义乡,设立忠义镇,以原忠义乡的行政区域为忠义镇的行政区域。 |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名观音场,属同化乡(今天林镇)。 民国设观音乡。 1952年,改名护建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瓦店乡并入。 2016年3月2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护建乡,设立护建镇,以原护建乡的行政区域为护建镇的行政区域。 |
古属巴蜀。 秦属巴、蜀2郡。 梁属普州。 隋属资州。 唐武德二年(619年),属普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安岳县。 1950年,设南薰乡,属第十区(天林区)。 1956年,划归周礼区。 1958年,改南薰中心公社。 1961年,改南薰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永峰乡并入。 2015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岳县撤销南薰乡,设立南薰镇,以原南薰乡的行政区域为南薰镇的行政区域。 |
1932年,场改乡。 1944年,更名思贤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17年,资阳市安岳县撤销思贤乡,设立思贤镇。 |
宋设清流镇。 清属同化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镇改乡。 1950年1月,驻清流场三圣庙。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乡。 1992年7月,并入共和乡。 1995年10月,更名清流乡。 2001年5月,共和乡析出。 2005年9月,改县直属乡。 2017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资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岳县撤销清流乡,设立清流镇,以原清流乡的行政区域为清流镇的行政区域,清流镇人民政府驻翰林街151号。 |
1950年7月,为协和乡驻地。 1951年6月,分为鱼龙、新建(今瓦店乡)2乡。 1952年3月,设石板乡。 1958年10月,并入协和公社。 1962年6月,析置解放公社。 1984年11月,公社改乡。 1992年8月,石板乡并入协和乡。 2017年7月10日,撤销协和乡,设立协和镇,以原协和乡的行政区域为协和镇的行政区域。 |
1950年,设朝阳乡。 1951年,析置大堰乡。 1958年,与大堰乡合并为朝阳公社。 1961年3月,析置大堰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大堰乡并入朝阳乡。 1995年,大堰乡析出。 2017年7月10日,撤销朝阳乡,设立朝阳镇,以原朝阳乡的行政区域为朝阳镇的行政区域。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大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朝阳镇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