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3]

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3]

  为表彰先进,激励创优,根据《省级平安县(市、区)创建标准及命名办法》(晋平安组[2020]1号),经逐级申报、层层审核、广泛征求意见、媒体公示,省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命名太原市尖草坪区等57个县(市、区)为“2020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县域面积1954平方公里,耕地47万亩。全县辖5镇5乡1个管委会,302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23.6万,其中农业人口18.3万。昔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秦时叫沾县,隋初名为乐平县,民国初期更名为昔阳县。昔阳历史上人才辈出,从唐至清,共考取举人、进士137名。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是闻名遐迩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涌现出了“四大家(农民作曲……[详细]
  寿阳县位于晋中东北,太行西麓,国土面积2110平方公里,辖7镇7乡、2个城区、163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22万。寿阳矿产资源富集。境内探明煤炭、煤层气、硫铁矿、紫砂、铝矾土、高岭土等28种矿藏,其中煤炭资源地质储量98亿吨,含煤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0%以上,全县5大煤炭集团、16座矿井,是首批确定的全国重点产煤县。煤层气探明储量3000亿方,是国内最大的整装煤层气田之一。寿阳农业特色鲜明……[详细]
  县情概况榆社县 榆社县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武乡毗邻。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14万。县人民政府驻箕城镇。邮编:031800。代码:140721。区号:0354。拼音:YusheXian。历史沿革榆社春秋时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建县称涅县。晋改名武乡县。魏太和十五年迁涅城于南亭川。隋于北亭川分置榆……[详细]
  上党区地处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面积483平方公里,辖6镇5乡2区、254个行政村,人口35万,北倚潞州区,南接晋城市。上党区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炎帝故里、煤乡铁府、城隍之都之称。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曾在此“尝百草、识五谷、教农耕”,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殷商时期,古黎国在此建都,子民就是“黎民”,“黎民百姓”一词就源于此。明清时期,作为晋商的重要分支--……[详细]
  长治市屯留区辖13个乡镇区、267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142平方公里,2020年底总人口25万。于2018年11月撤县设区,是长治市四个市辖区之一,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机示范县、绿色名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屯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西汉置县至今已历2300余年,有“后羿射日”“张良得兵书”等历史传说和屯留道情、瞪眼……[详细]
  潞城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海拔高度616-1316米。西北与襄垣县以山为界,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谷岭交错。潞城全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9.5公里,面积615平方公里。西北距省城太原240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620公里。境内平原、……[详细]
  壶关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3度10`──113度40`,北纬35度51`──36度13`之间。东与河南省林、辉二市相连,西与长治市为邻,北与平顺县隔界,南与陵川县壤。因古治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顶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而得名壶关。属长治市管辖。全县辖5镇15乡,38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4万人,有汉、回、满、壮、白、彝、蒙等七个民族。县城距长……[详细]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境界状似横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的“如意”。武乡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全县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辖6乡6镇,26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万人。[红-都]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这里长期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详细]
  沁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长治市西部。总面积2556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04年)。县人民0驻沁河镇。邮编:046500。代码:140431。区号:0355。拼音:QinyuanXian。行政区划沁源县辖5个镇、9个乡: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风乡、赤石桥乡、王陶乡。历史沿革2000年,沁源县辖4个镇、18个乡:城关镇、郭道……[详细]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详细]
  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的东部,与河北涉县、河南林州毗邻。总面积1550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青羊镇。邮编:047400。代码:140425。区号:0355。拼音:PingshunXian。行政区划平顺县辖5个镇、7个乡:青羊镇、龙溪镇、石城镇、苗庄镇、杏城镇、西沟乡、东寺头乡、虹梯关乡、阳高乡、北耽车乡、中五井乡、北社乡。历史沿革?年,平顺县辖4镇16乡,26……[详细]
   泽州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东与陵川县相连,西与阳城、沁水县衔接,北与高平市毗邻,南与河南省济源、博爱、沁阳等县市交界,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县域东西宽62.75公里,南北长58.85公里,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总面积的1.2%,其中山区面积1328.4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详细]
  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阳城县总面积1930.7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街道,总人口388742人(2012年)……[详细]
  尧都区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中部。东临浮山县,西与蒲县、乡宁、吉县为界,南与襄汾县接壤,北与洪洞县毗连。东西长65千米,南北宽35千米。总面积1304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鼓楼东大街。邮编:041000。代码:141002。区号:0357。拼音:YaoduQu。地处临汾盆地中央。境内东为太岳山脉,西为吕梁山余脉,中部为断陷盆地,汾河纵贯南北,将全区分为汾西、河东两个基本……[详细]
   侯马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汾河与浍河交汇处,处于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及晋、秦、豫三省的三角中心位置,总面积274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81个行政村。进入新世纪以来,侯马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全市大经营战略,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工贸市、开放市、省强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向聚合资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