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邹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邹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朝万历年间建村,原名杜家村,后取兴起、发展的寓意,改名为新兴街。
元末成村,原名大松树,明初,邹姓从费县迁此定居,改称邹庄。因村委会驻邹庄得名邹庄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初年韩姓从三官阁(今议堂镇)迁居于此,兄弟分居形成两个村,居村东称东韩家,居村西称西韩家,故名。
明成化年间,鲁姓为避战乱,从浙江宁波府马程地区迁此定居,时称鲁家道口,清顺治年间,孟姓由小南庄分居于此,后因祖孙三代连续中举,易名小孟楼,后称小楼。
元末,刘姓第六分支从官湖西坊上迁此定居,以捕鱼为生,后人丁兴旺,形成村落,取名刘庄。因燕子河小涑河汇入,从村中穿过,改称刘沟。
此地原是一片平原草地,居住楚、梅两家,卞家留居至今,原名叫花园寺,楚、梅两家绝后改名为卞湖村。
武河多湾曲,河床土质呈红色,故称红沟,红沟绕村流过,村庄名称以此命名为红圈。
以桥得名,孟桥始建于元朝末年。原为水漫石桥,清代嘉庆年间,拆除石桥,改建砖石结构平岸拱桥。后桥墩渐毁,清末光绪十七年(1891)春,重修石桥,同年6月竣工,为九拱平岸石桥。桥面用大块长方形条石铺成,光滑平坦,石栏雕琢精工。在西岸桥头北侧树碑三座,记载着建桥始末经过。大桥两头,明代就有孟姓人家居住,清代成为村落,曾有“北孟庄”之称,后改为孟桥。村委会驻孟桥得名孟桥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石姓从邳城迁此,依武河两岸,安宅建有楼房,取名石家楼,简称石楼,后东西两岸均成为村落,为以示区别,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将居东边村落命名为石东村。
最初以秦姓先祖来此占地立庄,故名。
明崇祯年间,秦吴董钱郝肖徐张八姓十余户聚居于此,因周边地低洼,经常积水故称谷泽,清光绪年间,取其谐音改称古宅至今。
元代,陆姓始居,时称陆家楼,元末至顺年间,孟姓从山东临沂大安乡官庄迁此,后人丁兴旺,发展成村,改称孟家楼。
邹姓自山西迁居沙埠邹家巷,二房分居东埠,邹姓人丁旺族,称邹埠。因村委会驻地邹埠,故而得名邹埠村村民委员会。
呦山前、呦山东、呦山西三个村合并而来,东周末年,既有先人居住于此,形成村落,由于位于呦鹿山口周围,故名。
明代,有兄弟二人居此处,均精习武功,行侠仗义,济困扶危,称之为好汉庄,后演变为汉庄。村委会驻汉庄得名汉庄村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