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省林草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在县级林草主管部门推荐、州市级林草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省林草局评价认定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1015个。 |
村民委员会系解放初期由几个村子联合起来组建村政权,故名。1950年至1957年称第十区联合乡,1958年至1962年称平掌公社联合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称联合公社,1968年至1983年称平掌公社联合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平掌区联合乡,1987年称平掌乡联合行政村,1999年改为联合村民委员会。联合村……。 |
因建在一块较平的地方得名。1953年至1957年称第一区平掌乡,1958年至1962年称平掌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称第十区平掌公社,1968年至1983年称前进公社平掌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平掌区平掌乡,1987年称平掌乡平掌村公所,2011年改为平掌社区居民委员会。平掌社区……。 |
丁苴:小树林边之意。村民委员会驻地丁苴,故名。1950年至1957年称第三区丁苴乡,1958年至1962年称扬武公社丁苴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称第三区丁苴公社,1968年至1983年称扬武公社丁苴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扬武区丁苴乡,1987年称扬武镇丁苴办事处,丁苴“办事处”更名为丁苴行政村,1999年撤村建委称丁苴村民委员会。丁苴村……。 |
尼蚱村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427102204。 |
1950年至1957年称第三区顺水乡,1958年至1962年称扬武公社顺水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称第三区顺水公社,1968年至1983年称扬武公社顺水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扬武区顺水乡,1987年称扬武镇顺水办事处(根据玉溪地区地名办1993年11月17日的通知“办事处”改称“行政村”的精神),故顺水“办事处”更名为顺水行政村,1999年撤村建委称顺水村民委员会。顺水村……。 |
庆丰:即“欢庆丰收”之意,居委会驻地大荒地,取庆丰嘉言吉兆。1953年至1957年为者竜乡(当时包括者竜大队在内),1958年至1962年为大荒地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为大荒地公社,1968年改为庆丰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庆丰乡,1987年称庆丰村公所,1999年改为庆丰村民委员会,2009年改为庆丰社区居民委员会。庆丰社区……。 |
村民委员会以大象场、羊石保两村村名各取一字,从文字的处理上则采用了“象”“羊”两字相近的谐音字“向阳”而命名。1953年至1957年属竹箐乡,1958年至1962年属竹箐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属竹箐公社,1968年为了便于管理,把竹箐划分为竹箐、向阳两个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向阳乡,1987年称向阳村公所,1999年改为向阳村民委员会。向阳村……。 |
1953年至1957年为腰村乡,1958年至1962年为腰村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为腰村公社,1968年至1983年为腰村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腰村乡,1987年称腰村村公所,1999年改为腰村村民委员会。腰村村……。 |
者竜:即较大的古城之意。驻地者竜,故名。1953年至1957年为者竜乡(当时包括者竜大队在内),1958年至1962年为者竜管理区,1963年至1967年为者竜公社,1968年改为者竜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者竜乡,1987年称者竜行政村,1999年改为者竜村民委员会。者竜村……。 |
鹅毛村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427205210。 |
村委会驻李家寺。此地最早李氏人家在此建寺,后有人家迁居形成村落,村委会以此得名。得名时间失考,民国此名沿用至今。民国末期属保山县三区北上镇为七保;1950年为清水行政村;1951年为为清水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清水管理区;1970年属沙坝公社李家寺大队;1984属李家寺乡;1988年属板桥镇李家寺办事处;2000年改为李家寺村民委员会。李家寺村……。 |
此地原是邵姓人家的山产,故名。民国时期属保山县第二区永顺镇;1950年属小官市行政村;1952年属辛街区邵家山乡;1958年属辛街公社大官市管理区;1961年属辛街区大官市公社为邵家山大队;1970年属辛街公社为邵家山大队;1976年属大官市公社为邵家山大队;1984年属辛街乡邵家山行政村,2000年为邵家山村民委员会至今。邵家山村……。 |
据传,清咸丰年间回汉之争,将跑散的人家统一归到这里居住,于是称为“集中”。村委会驻地集中(李家山),为区域名,包括胡家、白泥塘、一碗水、撵散、李家山、老鹅箐、老尖山6个自然村村。清咸丰年间得名沿用至今。民国末年属保山县八区信义乡五保;1950年属八区红土行政村;1958年属西邑公社鲁图管理区;1966年属西邑公社集中大队;1984年属西邑区集中乡;1988年属西邑乡集中行政村;2000年为西邑乡集……。 |
该村为白族寨子,原称阿倮寨,民国《保山县志》称“安乐寨”,后简称安乐,为“安居乐业”之义。阿,为语气词,倮,古代为少数民族的自称。语言与大理大体相同。得名时间失考,民国此名沿用至今。民国末期属保山县九区河湾乡第二保;1950年为安乐行政村;1958年属瓦窑公社安乐管理区;1962年设安乐公社;1966年属瓦窑公社,为安乐大队;1984年属瓦窑区,为安乐民族乡;1988年属瓦窑乡;1990年属瓦窑白……。 |
本村坐落于横山梁子,以此为村名。横山,相对对面的山脉走势为横向,故名。得名时间失考,清末此名沿用至今。民国末期属保山县九区河湾乡为第8保;1950年横山行政村;1952年为横山乡;1958年属勇敢公社中和管理区;1963年设横山小公社;1971年瓦窑公社;1984年为瓦窑区横山乡;1988年为瓦窑乡横山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瓦窑乡横山村民委员会;2005年为瓦窑镇横山村民委员会至今。横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