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18]

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省林草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在县级林草主管部门推荐、州市级林草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省林草局评价认定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1015个。
  栗树坪村是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325105204。
  彝语“世衣”意为有蛇有水的地方。驻地世迤村。1952年设世迤乡,1963年属东山区世迤公社,1979年东山公社设世迤大队,1983年属东山区世迤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墨红乡,成立世迤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世迤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世依村……。
  1952年设法土乡,1963年属墨红区九河公社,1979年墨红公社设九河大队,1983年属墨红区九河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墨红乡,成立九河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九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九河村……。
  1952年设长坪乡,1963年属大河区长坪公社,1979年大河公社设长坪大队,1983年属大河区长坪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大河乡,成立长坪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长坪村民委员会。长坪村……。
  1952年设篆湾乡,1963年属大河区篆湾公社,1979年大河公社设篆湾大队,1983年属大河区篆湾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大河乡,成立篆湾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篆湾村民委员会。篆湾村……。
  彝语“纳”为黑彝族,“鲁”为木城寨,意为黑彝族居住的木城寨。1952年设鲁纳乡,1963年属富村区鲁纳公社,1979年富村公社设鲁纳大队,1983年属富村区鲁纳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富村乡,成立鲁纳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鲁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鲁纳村……。
  彝语“亦佐”意为彝族头人居住有水源的地方。1952年设亦佐乡,1963年属富村区亦佐公社,1979年富村公社设亦佐大队,1983年属富村区亦佐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富村乡,成立亦佐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亦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亦佐村……。
  驻地洒佐堡村,取“堡”加“新”为村委会名称,意为新的设堡之地。1965年设立新堡公社,1978年公社改为大队,更名为新堡大队,1988年区分体制改革设新堡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新堡村民委员会。新保村……。
  以辖区纸厂村命名,因原来在此村建厂造纸得名。1955年设立纸厂乡;1965年改为纸厂公社;1978年将公社改为大队,即纸厂大队;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改为纸厂乡,1988年2月区乡改革时,改为纸厂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纸厂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纸厂村……。
  彝语“茂”竹林,“铎”铺子,意为竹林中有铺子的地方。1955年设茂铎乡,1963年属十八连山区茂铎公社,1979年十八连山公社设茂铎大队,1983年属十八连山区茂铎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十八连山乡,成立茂铎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茂铎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茂铎村……。
  驻地小腊甲村,彝语“腊甲”,意为地形像簸箕一样的地方。1955年设立腊甲乡;1965年改为腊甲公社;1978年将公社改为大队,即腊甲大队;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改为腊甲乡,1988年2月区乡改革时,腊甲乡改为腊甲村公所,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设腊甲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腊甲村……。
  1930年以富裕、快乐之意得名富乐。1949年属于第五区富乐镇;1952年属于第七区富乐镇,1953年属于第六区富乐镇,1958年属于富乐公社富乐镇管理区,1961年属于富乐公社为富乐大队,1963年属富乐区富乐公社,1970年属富乐公社为富乐大队,1984年属富乐区为富乐镇,1988年属富乐镇为富乐居民委员会;2002年2月为富乐镇富乐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富乐社区……。
  系布依语地名。“舌坡”译为“席坡”的谐音,其含义为村子座落在山的角落。1949年属第三区八达乡;1951年属第三区十寨乡;1952年分属第二区多依、罗斯乡;1960年分属大水井公社多依、罗斯管理区;1963年属大水井区舌坡公社;1970年属大水井公社为舌坡大队;1973年属八在河区为舌坡大队;1984年属八大河区为舌坡乡;1988年属八大河布依族苗族乡为舌坡行政村;1998年属鲁布革布依苗族乡为舌……。
  彝语地名。落为水;佐为土官。意为水边土官驻地,后演变为乐作。1949年属第六区凤岗乡;1951年属第六区乐作乡;1952年属第八区乐作乡;1953年属第七区乐作区;1958年属卫星公社乐作管理区;1960年属阿岗公社乐作郎管理区;1961年属乐作公社为乐作大队;1963年属阿岗区乐作公社;1970年属阿岗公社为乐作大队;1984年属阿岗区为乐作乡;1988年属阿岗乡设乐作行政村;2000年12月属……。
  1949年属第三区八达乡;1951年属第三区金箐乡;1952年属第二区金歹乡;1953年属第二区金箐乡;1958年属金箐公社金箐管理区;1960年属大水井公社金歹管理区;1961年属金箐公社为金歹大队;1963年属大水井区金歹公社;1970年属大水井公社为金歹大队;1984年属大水井区为金歹乡;1988年属大水井乡金歹行政村;2000年12月属大水井乡为金歹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金歹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