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省林草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在县级林草主管部门推荐、州市级林草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省林草局评价认定了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1015个。 |
彝语,原名“法支嘎”,“法”是岩,“支嘎”是马桑树,意为坐落在马桑树多的大岩下的村,后演变为攀枝嘎。驻地攀枝嘎,故名。1949年前属宝山区鹧鸡乡;1950年属宝山区攀枝嘎乡;1958年属官寨公社攀枝嘎管理区;1961年属普立区攀枝嘎公社攀枝嘎管理区;1963年属普立区攀枝嘎公社;1970年属普立公社攀枝嘎大队;1984年属普立区攀枝嘎乡;1988年至2000年属普立乡攀枝嘎村公所;2000年设攀枝……。 |
过去此地知了(蝉)较多,后取谐音写为支留,故名。1950年属宝山区支留乡;1958年属文兴公社支留管理区;1964年属文兴区支留小公社;1970年属文兴公社支留大队;1984年属文兴区支留乡;1988年至2000年文兴乡支留村公所;2000年设支留村委会(属阿都乡),名称沿用至今。支留村……。 |
原名大块塌,传说清初此地的一座小山被洪水冲塌了三分之一,后记为块塔,故名。1949年属宣威县鹧鸡乡;1950年属宝山区安乐乡;1953年属十三区安乐乡;1958年属文兴公社块塔管理区;1961年属文兴区支留公社;1970年属文兴公社支留大队;1973年属文兴乡块塔大队;1984年属文兴区块塔乡;1988年至2000年文兴乡块塔村公所;2000年设块塔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块塔村……。 |
原名觉乃,彝语,意为小路。1953年在此建一所学校,取名建文,故名。1949年前属备木乡;1950年属格宜区银厂乡;1953年属十三区银厂乡;1958年属增坪公社银厂管理区;1961年属文兴区增坪公社建文管理区;1963年属双河区银厂公社;1970年属阿都公社银厂大队;1973年属阿都公社建文大队;1981年属阿都区银厂乡;1988年至2000年属乐丰乡建文村公所;2000年设建文村委会,名称沿用……。 |
彝语,意为长山之地。驻地上官寨,故名。1949年前属可渡乡;1950年至1957年属白所乡;1958年至1960年属白所凹管理区;1961年至1963年属白所大队;1963年至1969年属白所公社;1970年至1983年属白所大队;1984年至1987年属白所乡;1988年至2000年属双河乡白所村公所;2000年设白所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白所村……。 |
豁戛村是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双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381205208。 |
得禄村:乡政府驻地,彝语原来的音为迭禄,含义为圆形比较宽的小型坝子。得禄片村包括顾家村、大皮破、院塘、朱家村、马桑凹村。1949年前属得禄乡,1950年至1957年属十区为得禄乡,1958年至1960年属龙潭公社为得禄管理区,1961年至1969年属龙潭区为得禄公社,1970年至1983年属龙潭公社得禄大队,1984年至1987年属得禄区为得禄乡,1988年属得禄乡得禄村公所,2000年设得禄村委……。 |
色空村:彝语为昔科,含义为高山下有树木的地方,音译为色空。1949年前属得禄乡,1950年至1957年属十区色空乡,1958年至1960年属龙潭公社色空管理区,1961年至1963年属龙潭区冒水井公社,1964年至1969年龙潭区色空公社,1970年至1983年属龙潭公社色空大队,1984年至1987年属得禄区色空乡,1988年属得禄乡色空村公所,2000年设色空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色空村……。 |
早年,此地是一低洼沼泽地,且村处河湾上方,故名上海子,简称海子,故名。1949年前属虹桥镇辖;1950年属城西区海子乡;1953年属板桥区海子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海子管理区;1961年属县辖虹桥公社海子管理区;1963年属板桥区海子公社;1970年属板桥公社海子大队;1973年属落水公社海子大队;1984年属落水区海子乡;1986年至2000年落水乡海子村公所;2000年设海子村委会,名称沿用……。 |
原名上落水洞,1937年在此建瑞洞(硐)小学,故名。1949年前属述迤乡;1950年属城西区瑞硐乡;1953年属板桥区瑞硐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瑞硐管理区;1961年属落水公社瑞硐管理区;1963年属板桥区瑞硐公社;1970年属板桥公社瑞硐大队;1973年属落水公社瑞硐大队;1984年属落水区瑞硐乡;1986年至2000年落水乡瑞硐村公所;2000年设瑞硐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瑞洞村……。 |
因村委会驻恰德村,彝语,原名“恰德姑”,含义是历史上练过弓弩的地方,故名。1949年前属东山乡;1950年属田坝区安迪乡;1954年属五区恰德乡;1958年属恰德公社恰德管理区;1961年属东山区恰德公社恰德管理区;1963年属东山乡恰德公社;1970年属东山公社恰德大队;1984年属东山区恰德乡;1988年至2000年属东山乡恰德村公所;2000年设恰德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恰德村……。 |
彝语,原为“瓮得”,“瓮”指雪凌大,“得”指较宽的小坝子,意为雪凌大的小坝子,汉字记为务德,故名。1949年前属务德乡;1950年属西泽区为务德乡;1953年属九区务德乡;1958年属西泽公社务德管理区;1961年属西泽区务德公社务德管理区;1963年属西泽区务德公社;1970年属西泽公社务德大队;1984年属务德区务德乡;1988年至2000年务德乡务德村公所;2000年设务德村委会,名称沿用至……。 |
因境内大地头有一红色石岩称红岩,1958年建公社谐音取名宏爱管理区,后行政区划沿用宏爱,故名。1949年前属务德乡;1950年属西泽区为红岩乡;1953年属九区务德乡;1958年属西泽公社宏爱管理区;1961年属西泽区务德公社宏爱管理区;1963年属西泽区务德公社;1970年属西泽公社务德大队;1973年从务德分出属西泽公社宏爱大队;1984年属务德区宏爱乡;1988年至2000年属务德乡宏爱村公……。 |
戛立村是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381113206。 |
彝语地名。原彝语为“必沽”,“必”为石山,“沽”为凹子,即山凹子之意,谐音汉译记为“被谷”。现村委会驻地老一队,故名。1949年前属宝山乡,1950年属宝山区厂房乡,1958年属宝山公社厂房管理区,1961年属宝山公社厂房管理区,1964年属宝山区厂房公社,1970年属宝山公社厂房大队,1974年属宝山公社被古大队,1985年属宝山区被古乡,1988年属宝山乡被古村公所,2000年设被古村委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