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遵义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遵义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该坝罗姓人很多而得名。成立于2003年。1958年成立龙灯公社,1984公社改乡、大队改村,1992年建镇并乡撤温水区,由大坡、小罗、龙灯、典礼乡建大坡乡。2003年由大滩、罗家坝村合并为罗家坝村,2015年撤大坡乡建大坡镇,名称沿用至今。罗家坝村位于大坡乡政府西南区域,东抵龙灯村,西接典礼坝村,南与温水镇罗汉村相连,北抵田坝村。耕地总面积2188亩,其中田914亩、土1274亩,退耕还林999.……。
  大坡村位于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4公里东面南面与裕民村接壤,西面与飞鸽村接壤,北面与寨坝镇接壤。全村现有7个村民组,全村829户,3293人,耕地面积2825亩。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生态良好,地处习水河流域,水利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长东公路横穿大坡村,公路沿线是杨梅种植基地,境内有丰富旅游资源条件,闻名黔川渝两省一市......……。
  清同治元年(1862),当地人在现大坡场河对面的大村赶场。后因火焚,由未到石阡县上任的知县袁超提头并出资,在现址修建了几间铺子,形成了集市。因其后有座山叫大毛坡,民国期间有一保长在坡上修建一间四面均为正面的房子,叫大坡头,故现址上形成的集市叫大坡场。大坡街道居委会地大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抵裕民村,东西北三面与大坡村为界,总面积680亩,耕地面积284亩,田183亩、土……。
  大山村位于桑木镇东部,海拔1280米,年平均气温11.4℃,最高温度不超过29℃,全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有8个村民组、189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347元,常用耕地面积为2300亩,是一个汉、苗族杂居的典型纯农业山村,主要农作物以玉米、洋芋、红粮、红苕为主,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山广草多地理优势,80%农户现散养黔习麻羊4500多头,发展了40户养殖大户,产品畅销供不应求,……。
  该地地势宽阔且平坦,故名当坝。2003年建村,名称沿用至今。当坝村位于桑木镇镇所在地,全村总人口3067人,其中农业人口3053人,非农业人口14人,行政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4亩,所辖12个村民组.当坝村地处中海拔地区,四面环山,气候宜人,乡风淳朴,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外商在这里开厂办企业的好地方。……。
  希望居民和平相处,共建和平社区,故名。名称始于2017年,沿用至今。和平社区……。
  羊久村位于仙源镇西北面,其西面与温水镇接壤,面向重庆背靠遵义,习新公路在羊久村境内有10公里左右,村级公路连通了福同村、骑龙村、大石村,并通往重庆綦江县石壕镇,距重庆、遵义市等大中城市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交通便捷,基层设施完善。羊久村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22亩,其中水田面积1576亩,旱地面积6046亩。总户数805户;户籍人口30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人,农业人口28……。
  1927年,贵州军阀周西成在修建赤桐公路时,发现一天然石洞并题名“仙源洞”,仙源由此而得来。成立于1988年。1988年以大獐村所辖的政府驻地集镇范围内划出设立仙源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仙源居委会位于仙源镇政府所在地。总户数:603户;户籍人口:1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6人、农业人口20人;常住人口1400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35人。居委会支部书记:曹正旭;居委会主任:周平。……。
  兴隆村距同民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处于同民至蔺江公路主干道。属高山地区,平均海拔在55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全村辖5个村民组,总户数为436户,人口1660人,边区面积为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8亩,其中田1408亩,土314亩,全村党员数49人,设一个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村内有村小学两间,全村森林覆盖达70%以上。……。
  长虹村(居)位于同民镇镇区所在地,处在我县土城镇至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交通要道上,全村辖(居)3个村民组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451人,843户,其中农业人口1743人,国土面积3.7km2。设农村支部一个,若干个党小组,农村党员人数26名,耕地面积725亩,其中田575亩,土15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229元。近年来,村、支两委围绕镇政府发展思路(即:稳定粮油、主攻畜牧、培植经果、壮大蔬菜、……。
  红旗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国土面积为20.2km2全村有0党员53名,辖8个村民组,951户,3739人。耕地面积2380亩(田2180亩,土200亩)。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内有小学3间,同民至蔺江公路横穿而过,年平均气温250C左右,有茂密的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为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已发展养猪大户50户,养羊大户10户,建……。
  清朝末期,有袁氏三兄弟在该地落户而取名;三袁后改为三元。成立于2003年。2003年由三元、永兴、金龙、回龙村合并建三元村。三元村距习水县城6公里,习赤公路从村内经过,交通方便。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2980人,0党员43人,人均纯收入4100元。村内种植折耳根500亩,核桃500亩,各种蔬菜1000亩;畜牧养猪58户,养羊70户,村内有石料加工厂2间,农家乐3间,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该地山势形状好像一条龙顺着前行,故名。成立于2003年。2003年由顺龙、天堂、通地村合并成立顺龙村。顺龙村距离民化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2744人,有汉族和苗族,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2亩,主要产业有大棚果蔬,高产西红柿,草莓和西瓜。……。
  该地求先进发展、立于先锋而命名先锋村。成立于2003年,1958年成立寨坝人民公社,1984年寨坝人民公社改为寨坝乡,生产大队改为村,1992年建镇并乡撤区,由寨坝、两路、条台乡合并建寨坝镇。2003年由合远征、水沟、寨坝村合为先锋村,名称沿用至今。先锋村委会位于寨坝镇政府周围,二级公路长东公路横穿而过,有710户,2079人,国土面积1489公顷,林地1017公顷。目前计划投资三个亿的水星湖文化……。
  村民祈祷永远昌盛,永盛由此而得名。成立于2003年,名称沿用至今。永盛村位于寨坝镇东面,距寨坝镇政府7公里,有360户,1646人。国土面积1299公顷,林地面积919公顷。这里气候宜人,适合发展经济林木和中药材种植,目前已发展金银花种苗20余亩。……。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