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为大别山南岗余脉,原属黄冈团风胡桥一富户的辖地,人称胡家山,后历史更迭,多有外户迁居至此,1985年,以此为村名。胡山意指胡家山,胡意指早前居民姓氏,山意指丘岗。 |
此地原为大禹治水时在此地安营扎寨,当时为纪念大禹,在岗前修建庙宇,后宋朝宰相江万里之弟支脉江万三由黄冈土坡迁移到此后,此地百姓称为江禹山(三),1985年,命名为江禹村。 |
因106国道四合庄桥和巴铺桥建在本村两头通过,故取名双桥村。双桥意指四合庄桥与巴铺桥。 |
当时村委会(以前大队部)坐落知程家湾和铁匠湾范围之间,故取名程铁村。程为程家湾,铁指铁甲湾,为村两大湾。 |
地处举水河畔,始祖胡荣公由江西迁至此地居住,后人以始祖胡荣里为湾名,避祖先名讳,改“荣”为“仁”,解放后被借用为乡名,省去“里”字,故而得名。 |
据此地有一名郭慧者,迁至举水河下游山岗居住,后成为当地可数的大富户,岗边所有荒地均为他的放牛的牧场,故而得名。 |
烽火山奇岗南面土河、沙河旁有一大片平畈,据一顾姓先祖在此围畈筑堤,一到汛期首尾难顾,顾姓迁居,其他各地居民迁居至此居住种田,纪念顾氏,故而得名。 |
明洪武年间,周姓始祖自江西饶州迁居于三店一带,其分支东移在沙河与土河之间居住,以较有名气的周家河湾名定为村名。 |
元末清初,冯姓先祖自江西逆河北上,发现此地一河畈,土地肥沃,在此定居,子孙繁衍,故而得名。 |
唐代时期此地围有山寨,至明朝,此地建有一寺“寨山寺”,故而得名。 |
清康熙年间,戢姓支祖自新洲白溪畈迁居到岗上定居,子孙繁衍,形成村落,1985年,以村部设在戢家岗而命名戢岗村。 |
在绿山村村部北边原有一丘陵,名为“陆角山”,生长丛树,杂草丛生,“陆”和“绿”同音,村委会指群众自治组织。 |
明洪武初年,朱氏先祖从朱家山南行迁到此地落户,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居住地处丘岗,1985年,以朱家岗简称“朱岗”为村名。 |
早前此地属干旱地区,唯独岗上有一口大塘,成为农田灌溉的水源,故而得名。 |
清代时期,此地河堤旁有一大片柳树林,居民在此搭棚做生意,称为柳林街,原为李寨大队,1985年,因柳林是有名集贸地,故取名柳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