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在清代属朔县辖。 1946年6月归朔县第四区管。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区第七区辖,1953年7月属另山乡辖,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为公社驻地,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设,改为下水头乡下水头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 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管。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1953年7月属另山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只泥泉乡大松沟村民委员会。 2001年属下水头乡,名称沿用至今。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 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管。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1953年7月属石洼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2年5月属平鲁县只泥泉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只泥泉乡石洼村民委员会。 2001年属下水头乡石洼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 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管,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 1953年7月属前沙沟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上石窑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1953年为下井乡驻地,1958年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下井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 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 1953年7月属下井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白养沟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辖,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1953年为前沙沟乡辖。 1958年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上水头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 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管,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 1953年7月属另山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另山村民委员会。 2009年,下水头乡政府迁驻该村。 |
该村在清代属朔县,民国属平鲁县辖。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四区。 1953年7月为口子上乡驻地。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口子上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民国属朔县四区。 1951年划归平鲁县第四区管,1953年7月属口子上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改为下水头乡窑上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平鲁县辖。 1945年8月为平鲁县第四区。 1953年7月为东昌峪乡驻地。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水头乡东昌峪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民国属朔县四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第四区管,1953年7月属上乃河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61年5月属平鲁县下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政府分设,改为下水头乡下乃河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民国属朔县四区,1945年8月属平鲁第四区管,1953年7月属祝马会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双碾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刘家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84年5月改为刘家窑乡祝马会村民委员会。 2001年改称下水头乡祝马会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
该村在清代属朔县,1946年6月属朔县四区,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七区。 1953年7月属只泥泉乡辖。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只泥泉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84年5月改为只泥泉乡只泥泉村民委员会。 2001年改称下水头乡只泥泉村民委员会。 |
该村清代属朔县,民国属朔县四区,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 1953年7月属只泥泉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的只泥泉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只泥泉乡南辛庄村民委员会。 2001年改称下水头乡南辛庄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