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五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五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村处五山头、五水头,故得名。
1965年9月为管理方便,经县人民政府审批,以金水河桥分界,河西岸为五头村,河北岸叫河北村。河北村因此得名。
仝沟村横跨两条沟、三道岭,主要姓氏是仝姓和焦姓,故名仝沟。
明朝洪武年间(1398),蔡氏祖由莘县莲花池迁此建村,而得名蔡庄。
马头原名西拉沟。村内所养之马,被虎吃掉五匹,村人于此寻见马头,遂改村名为“马头”。
因村南边山上道路旁有一棵两搂粗的大树,得名独树村。
因地势命名,得名大洼。
尚庄村村名最早来源于明朝,以因尚姓居住最早,所以以姓氏命名为尚庄,故得名尚庄。
很久以前村子的南边有一孙姓人家在此购置坡地较多,而得名孙家坡。
位于村东北方向的一块洼地,有一座寺庙,庙内供奉二郎神像,而得名二郎庙。
寨前村以前叫崔沟因和山下崔沟重名。村里边有个寨子故取名寨前。
传说隋朝末年王世充居洛阳,自称郑王,因其家眷居此,时称王府,后名王府庄。
仓上原名仓房,又名古仓,传为明代驸马王致远家之粮仓,后俗称仓上。
庙上村因地处村东养马覌(后改名宝真覌)古庙的上边,而得名庙上。
很久以前在村南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荆棘,有一年,村子的东南驻扎了一支军队,夜里值班的士兵正在喂马,突然一声巨响,吓惊了将军的骏马,骏马挣脱缰绳疯了似的四处狂奔,冲出军营,不知去向。将军知道后变派手下士兵进行寻找,在村子南山上的荆棘堆里找到了爱驹。以马惊之后的事为索引,而得名马荆扒。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