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太湖县晋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太湖县晋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天台村

  晋熙镇天台村,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665户,总人口2600人,土地总面积1019.2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1公顷,全村人均纯收入1560元,是晋熙镇最大的山区村,距离太湖县城仅9公里,赤百公路、朴老陵园旅游通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民风纯朴,社会稳定。

阳冲村

  晋熙镇阳冲村位于新城东北角,由原阳牌、王冲两村合并而成。是一个集大部分是山区,小部分是城区的城郊山区村。辖19个村民组,521户,总人口2186人。现有党员50人(女12人),一个党总支,两个支部。

  阳冲村占有面积12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其中林地面积8700亩,耕地面积670亩,水面积80亩。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板栗500亩,茶叶200亩,年农业收入90万元;养殖业不断扩大,养猪50头占20户,养殖年收入120万元;个体、联营企业70余家,年收入130万,外出务工300余人,年收入4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3000元。

  阳冲村现有一所完小、一所单小,教师9人,学生100多人,在校初、高中生70人,在校大专院校生近百人,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紧紧依靠全体村民、始终以“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全长12公里的环村道路,并完成了6.4公里道路硬化任务,成功平整了一个能安置50余户村庄规划点的场地,年内村民可建房。二00九年度,被命名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展望明天,阳冲村更美好!

晋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又与汪洋村的洋谐音。1956年为东方红大队,1958年改建赤土大队,1984年体改更名为赤土村;1992年撤区并乡划入晋熙镇人民政府;汪洋村,1955年为汪洋社;1958年改建汪洋大队;1984年体改更名为汪洋村;1992年撤区并乡划入晋熙镇人民政府;2005年撤乡并村,两村合并更名为晋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晋阳村地处太湖新县城北侧,105国道,合九铁路,穿境而过.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全村辖24个村民组,近900户,3195人.有党员116人.截止200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湖滨村

  太湖县晋熙镇湖滨村位于新老城之间,因2005年5月行政区域调整,有原高冲、东河两村合并,属新城西大门、长河北岸,合九铁路、105国道、旅游快速通道穿村而过。

全村总面积729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00亩,甘蔗、葡萄、龙虾、瓜蒌种植200余亩,村民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以服务行业为主,人均收入达3000多元。根据新一轮规划,属典型城中村,村下辖20个村民组,842户,总人口3326人,其中党员121人预备党员8人,考察对象16人,积极分子18人。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我村成立了0湖滨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湖滨支部、社区支部、莲藕产业支部。近几年来,我总支加大了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工作,对无职党员的设岗履责、有文化党员的双向承诺,对有能力的党员的“双培双带”、对干部党员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与城市支部的结对互动相结合。社区支部以城市建设——经济能人为中心开展工作,湖滨支部以景区建设、农村致富能人开展工作,莲藕产业支部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果,各项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使村民走向了团结、和谐、富裕的道路。

  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与新老城融为一体,是县城新一轮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将给我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不久的将来,湖滨增添溢彩,显出亮点。

晋湖村

  晋湖村是由原李冲村和回龙村合并的新建制村,所辖32个村民小组,826户,3349人,设党总支1个,党员共计90人,入党考察对象5人,下设两个支部(农村社区支部,党员42人,党小组5人;晋湖支部,党员48人,党小组6个),耕地面积164.5公顷,山场293公顷,总面积457.5公顷。地处新城长河路及人民路以南,长河环绕我村,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山林绿化优美,依附新城区发展优势较强,前景广阔。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为辅,人民日益富裕。

  在晋熙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晋湖。

因村委会驻地“岔路口”而得名。1961年为陈冲大队、岔路大队,属岔路人民公社委员会管辖;1984年为陈冲村、岔路村,属岔路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晋熙镇人民政府管辖;2005年村级调整,陈冲村并入岔路村。

岔路村:位于晋熙镇西北边,由原来的陈冲、岔路两村合并,是花亭湖风景区的东大门。全村行政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公顷,山林300公顷,水面15公顷,辖21个村民组,618户,2018人。

芭蕉村位于太湖县老城西部,合九铁路、岳华省道、太徐渠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耕地面积1015亩,山场6000亩,水面100亩,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535户,2080人。其中党员47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成员4人,选聘生1名。村现有集体资产178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1997年我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小康村”,1999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2001年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文明委、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村”,2003年被县综治委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县关工委首批命名的“示范村”。

我村北依花亭湖畔,县烈士陵园也坐落我村境内,是一个集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农家乐项目、垂钓休闲为一体的社会安定、民风淳朴、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小山村。

2006年我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镇党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县综治委授予“平安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