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所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所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天乐社区居民委员会,曾用名所前街村,因1994年第一幢居民楼天乐新村1号正式落成,故名。
村民中以李姓为主,相传为唐朝汝阳郡王李琎后裔,唐朝天佑四年,李琎四世孙季庶次子李继宗守父墓,徙居到邻近大小坞村,后发族,徙居到本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宋庆元年间,宋宁宗赵扩为《天乐李氏家乘》御书“玉叶传芳,全技衍庆”,村以传芳为名。
民国二十七年《绍兴县志资料》有杜家村名记载。村内以杜氏为大姓,故名。旧名杜贾村。
因位于越王峥山脚下,故名。
村中以李姓为多,王姓次之,李姓与邻村大小坞村同宗,均为唐汝阳王李琎后裔。王姓,相传于唐朝天祐四年(907)从陕西凤翔辗转迁入萧山,分居到此,称福祥之地,故以祥里王为村名。民国二十年间属绍兴七都六图;民国二十七年《绍兴县志资料》有祥里王村名记载。
据传王姓先民于南宋建炎年间,始祖游至天乐乡,见山清水秀的青化山麓,尤似卧虎初醒,便告老定居,原称三槐唐王,后因座落在青化山西北的山坞里,改称山里王。
相传南宋时期,有陈氏从义乌大陈迁来萧山柏山陈、高田陈,后分支袄庄陈,原以陈氏聚居,故名。
本村辖区内有个较大的湖称孔湖,村以此得名。
村民中以缪姓最多,故名。
此村在越王峥山下而得名。
李姓聚居,为唐汝阳郡王李琎后裔,故名。
据村中收藏的《王氏宗谱》记载,南宋绍兴二年进士、兵部郎中王道立,因目击政局动荡,“拜疏乞归”,慕青化锋山川秀丽,遂自余姚西迁山阴县天乐乡永义里(即现址)肇基发族。延至王性第九世永康公,在村中披荆斩棘寻找水源,找到了“虎泉”、“小泉井(亦称牛泉)”、“大泉井(亦称龙泉)”三处泉水,故改村名为”三泉王”。
来苏周初名东庄周。原由徐、方两姓居住,后衰落,周氏来此发族定居。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村中周志林为当朝太保。有一年底皇帝听到朝中之象,嚎叫三声,于是召集文武百官问其故。周答:“象嚎三声,十年安禄,此事在经卷中早有记述。”经查阅,确有记载。旋即皇帝予以加封。来苏,谓因其来而获得休养生息之意。来苏周因此而得名。
因村中有小山丘名又金鸡山(又名金山)而得名。
03省道东复线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呈十字形穿境而过,故名东复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