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安文、播滩、壶镇、古山四个镇各约为60华里,距东阳、仙居、缙云、永康四个县城各约为120华里,且四面八方为连亘的山,故名方山,以驻地方山命名。 |
因村三面临溪,位于二溪汇合处,在好溪右岸边而名流岸,以驻地流岸命名。 |
村前避水山和破连山、山上岩石呈赤褐色,故名赤岩前。与后鲁自然村隔好溪居住,以驻地赤岩前村命名。 |
村旁扬柳成荫,重重叠叠似山坡,故名柳坡。以驻地柳坡命名。 |
地处状元岭的山脚下,解放前是仙居至东阳必经道路,因名岭下,1981年改名新岭下,以驻地新岭下命名。 |
相传为黄姓、俞姓建村在田野中,遂名黄余田,后因二姓衰落由杨姓岭下迁入,改名黄余田。以驻地黄余田命名。 |
相传有潘姓人迁此,因住处四周是田野,故名潘田,以驻地潘田命名。 |
相传先有施姓以姓取名施宅,后衰落。杨氏人从岭下迁入,以原名谐音为西宅,1982年以姓改为杨宅。以驻地杨宅命名。 |
洪水泛滥时弯曲的河段与对面的山形成一个“公”字,因此得名泊公。以驻地泊公命名。 |
早时这里盛产油桐,村名桐子坑,后演变为平子坑,以驻地平子坑命名。 |
群山中有一片宽阔的平地,俗称平洋,因名洋庄。以驻地洋庄命名。 |
以胡姓命名,故名胡庄,以驻地胡庄命名。 |
村有4A级景区百杖潭风景区,故名。 |
调整后新村位于县境内最高峰青梅尖脚下,故名青梅。 |
调整后新村位于泊公坑溪、半坑溪、下半坑溪三溪交汇处,故名三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