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磐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磐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村民委员会驻东门村,1949年解放后因位于老城东面故称东门村,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村成立东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以驻地简称更名为磐东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磐东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

辖1个自然村。

1949年解放后为南门村,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时成立南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以驻地简称磐南大队;1989年政社分设,改称磐南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磐南村委会驻地。

以村处古城南门一带得名。

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

村民委员会驻西门村。

1949年解放后位于老城西面故称西门村,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磐西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磐西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辖1个自然村。

有石、泥沙供应站。

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

原河南村1949年5月后为北门村,属磐石乡;1950年属磐石镇;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北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0年以河为界分队,该队居南,称河南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河南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后属磐石镇。

与河北行政村分辖北门1个自然村。

原沿河村因自东至西沿河而建得名。

辖河沿1个自然村。

辖区1949年5月后为河沿村,属磐石乡;1950年属磐石镇;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河沿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将村名两字前后位置互调,名为沿河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沿河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9年5月,由原沿河村、河南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村民委员会与河南村同驻北门村,1949年解放后为北门村,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北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河北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

原陡门村因驻地得名。

辖陡门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陡门村,属磐石乡;1950年属磐石镇;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陡门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陡门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属磐石镇。

原芝湾村以驻地得名。

辖芝湾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芝湾村,属茗屿乡;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芝湾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设分设,改称芝湾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9年5月,由原陡门村、芝湾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油车村以驻地得名。

辖油车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油车村,属石北乡;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油车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油车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属磐石镇。

原重石村以驻地得名。

辖重石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重石村,属石北乡;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重石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重石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月属磐石镇。

2019年5月,由原油车村、重石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西横河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西横河村,属磐石乡;1950年属磐石镇;1956年2月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横河大队,属磐石管理区;1961年属磐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西横河行政村,属磐石乡;1985年12月属磐石镇;2011年6月属北白象镇;2015年12后属磐石镇。

2019年5月,由原西横河村、东横河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