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眉山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眉山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山腰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腰村;公社化时期后命名为观山大队;1979年观山大队拆为观山、观音二个大队;1984年改称观山村委会。

民国时期为田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田内村,公社化后为田星大队,继而复称田内大队,1984年改称田内村委会。

民国时期属太山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太山乡;公社化时期后称为太山大队;1984年改称太山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大眉村。

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大眉大队,于1979年由大眉大队拆出田墘、洋荷2个自然村落合并为一个大队,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命名为前进大队,1984年改称为前进村委会。

明朝正统年间由诗山下宅移居至今。

民国时期属山南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南湖村;公社化后成立南湖大队;1984年改称南湖村委会。

旧称南安二十四、五都小眉外寨,于2000年5月从小眉村拆出。

旧称泉州府十三都魁躔乡。

民国时期有高田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高田村,1958年公社化后称高田大队,1984年改为高田村委会。

民国时期属凌云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三乡;1958年公社化后命名为三乡大队;1981年改名三凌大队;1984年改称为三凌村委会。

宋代属金鸡乡仁德里,元明清属二十四、五都,民国时期有大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大眉村,1958年公社化后名为大眉大队,1984年改称大眉村委会。

民国时期属小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小眉村;公社化后称为小眉大队;1984年改称小眉村委会。

民国时期属大山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大山乡;公社化后为大山大队,后改名为天山大队;1984年改称天山村委会。

观音村开发于隋代,古人曾在此饲养家畜,垦荒,种茶。

宋时属观音乡仁德里;元明清改属二十四、二十五都;1941年置眉山乡,属金淘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眉山属第五区;1958年属诗山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眉山,凌云两个小公社;1972年从金淘分出,成眉山人民公社,属观山大队(由山后、南湖、观山、观音4个自然村合并成的一个大队);1979年7月从观山大队分出,成立观音大队;1984年改称观音村委会。

原属泉州府南安县二十四、五都顶山后;民国时期与南湖同为山南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山后村;1958年立名山后大队;1984年改为山后村委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