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宋朝南宋(赵构)年间(1127年–1279年),有一只大象来到此地3天,一直没有人来领,后来大象攻击人,人们把大象打死,从此就取名为“打象”,清雍正五年间(1727年),由于群众变音喊叫“达上”。 |
此地有一个池井水,井洞较深,每次取水时,一人在下面打水,一人在上面按排号顺序叫号,故取名为打号。 |
因栗子树而得名,明代中期,现在的栗木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棵千年栗子树,俗称板栗树,于是就以这棵栗子树命名。 |
从前这一带是荒山森林地带。当时只有张姓和刘姓在此居住。初到两姓只有7口人,随着时间发展,发展到30多户,100多人口,当时没有领头人,大家发展都有分工,责任明确。就命名责任寨,到解放后,更名叫者任村。 |
位于边阳镇北部。因盛产桐油和桐油树,由于布依语桐和汉语董发音相近,董油。 |
该地地处喀什特地貌景区,自然条件极为特殊,因此在用水上出现较为特殊的情况,如遇旱季干旱少雨,村民吃水较为困难,因此吃水比吃油还困难。如遇雨季大雨不断,在没有排水系统的条件下农田就会被淹没,像大海一样。因此在当时我村就在流行一句俗话“旱季用水贵如油,雨季细雨汇成海”所以“油海”因此得名。 |
寨子里具有独特的布依族风格,特别是三月三节日极为浓重。该地名由布依语音译而得。 |
该地名来源于布依语翻译。里博沟由于两山合围,中间是一条夹沟,沟门中有一对石板夜间时时发出声响。 |
相传此山山脚下居住有一个白苗寨子,因山体滑坡,一夜之间将此寨子全部“翁完”,由此得名“翁定”。 |
该地名来源于布依语翻译,寨子后有巨大山脉,远观此山脉,形似山猫而得名。 |
因寨子区域面积广而得名,大寨村占地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060人,故而得名。 |
因此地带地形相对较平而得名,该地位于高山峡谷地带,谷中有小溪流过,当地称之为河,由于常年水流冲刷,堆积形成一沿着峡谷而下的下坝子,此地带地形相对较平。 |
该地名来源于村委会所在地前的池塘名称,新塘村地处高地,坡势较陡,唯有一山泉润育全村,村里呈现出雨天洪流泛滥,旱天无水可用的场面,所以先民决心挖水塘蓄水,由此村子则以新挖的塘为名,取名新塘。 |
据村内老年人介绍因大跃进时期,以赶美超英为依据,学习苏联搞大生产以求兴旺发展,故而得名联兴村。 |
村内老年人介绍,石兴村委会驻地石头寨(该地石头多),辖区内又有一个寨子叫新寨(寓意有新面貌的寨子),在土改后,成立石新村(由于是把石头寨和新寨两大寨各拿一个字组合而成),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时把名字改成石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