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龙洲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龙洲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据此地以祖姓曹得名,已绝,卢氏于清同治间自福建松溪迁入,沿用旧名。
村在殿山脚,故名山底。
相古有一道人,用伞柄背来大石块一块,架在姜席堰渠道上作桥,故名大板桥,又名大板桥头(民国《县志﹒都图表》)。
原名项家,1982年因重名,更名为项庄。
古名下坊坞,清名渡贤村,民国时称渡船头,因有人渡通河背,故名。建国后,改称渡贤头,别名渡船头。
洪呈与徐呈2村隔江相望,又系同宗,如双凤呈祥,遂名凤凰村;清末又以“凤呈”之谐音,写成红尘;1955再以谐音改称洪呈。
民国县志称岑山。民国县志《地理考﹒山川》:山有五峰如笔格,名笔架山,自金华望之,正当其面,故又名婺女照台山。
原名后吴,又名水亭圩,后以祠堂和方位名后厅。
村因位于法安寺之后得名。
村较平坦,地均为白色粘土,遂称白畈;“畈”与“坂”谐音,遂为今名。
村沿山分布呈弧形,似半爿月亮,故名。
潭以水清如镜闪光遂称光潭;“光”与“官”方言谐音,故名官潭,俗称官潭头,现称官潭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