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在居民点名称(庞家寨)而得名。旧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 |
以所在居民点名称(梁家寨)而得名。旧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 |
以所在居民点名称(晋阳堡)而得名。处晋阳古城遗址东城之中西南隅,其处地势低洼且盐碱。明、清志书所称“盐堡”,即此。 |
以所在居民点名称(南瓦窑)而得名。处古潜丘故址。《尔雅》”晋有潜丘“,即此。明成化《山西通志》载,相传潜丘”长四千三百十步,广三千一百二十步,周围一万五千一百五十步,高四丈““隋开皇三年于丘上建大兴国观”。宋元丰二年(1079年)修惠明寺塔,取其土作瓦,潜丘遂湮。而工匠以烧制砖瓦,渐定居成两村,因此村方位在南面,故称南瓦窑。 |
明代《太原县志》记载:”九营十八寨“之一而得名.。 |
处晋阳古城南汾河下游而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焚烧晋阳城,五年引汾水灌晋阳城,此处为引水河道,后形成村落,故名。 |
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相传古时此处杂草丛生,野花芳香,每年早春时分,大雁、天鹅等飞禽北飞,到每年秋末冬初返回南方度冬,均在此落脚留转,形成村落后只有几户人家,故以珍禽天鹅落脚之所而命名。 |
因该村6个自然村地处风峪沟,是2019年合并的新村庄,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