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甲西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甲西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建国后设为濠头乡,属甲子镇管辖,1958年划归甲西公社,设为濠头大队,1987年改为濠头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濠头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濠头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建国后将新寨、石西、华陇、西坛4个自然村合并设为新寨大队,属甲西公社,1987年改为新寨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新寨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新寨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清乾隆年间,许姓先在此定居,后由陈姓先祖、刘、黄、谢、李、蔡等7个分散居民点合成上堆村,1962年设为上堆大队,属甲西公社,1984年属甲西区新濠乡,1987年改设甲西乡上堆村委会,1994年改为甲西镇上堆管理区,1999年改为上堆村委会,此名沿用至今。

建国后设为博华乡,属第八区(两城区),1958年更名并设为博社大队,属甲西公社,1966年更名为爱社大队,1979年复名为博社大队,1983年设为博社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博社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博社管理区,1999年改为博社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土改时设为西山乡,属第八区(两城区),1958年公社化时分出成立西山大队,属甲西公社,1983年改为西山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西山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西山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西山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原名新寮,1952年更名并设为海星大队,属甲西公社,1983年改为海甲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海甲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海甲管理区,1999年改为海甲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该村创建于清朝康熙45年,原蔡姓先在此定居,后郭、胡二姓相继来此聚居,发展成较大村落。

1952年设为新饶乡,属第八区(双城区),1958年改为新饶大队,属甲西公社,1983年改为新饶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新饶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新饶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新饶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建国后,新塘围、青林2村与新饶村组成新饶大队,属第八区(两城区),1990年从新饶村委会划出新塘围、青林村合并设为新青管理区,1999年改为新青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1958年设为双塘大队,属甲西公社,1987年改为双塘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双塘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双塘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原隶属汕头地区陆丰县管治,1959年划归惠来地区接管,1987年划出张厝、莲池2个自然村归陆丰县甲西乡管辖,和王厝、圳坑村合并新设为张厝村委会,1994年改为张厝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张厝村委会,沿用至今。

土改时设为范袁乡,属第八区(两城区),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范袁大队,属甲西公社,1978年时改名为立新大队,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复名为范袁大队,1983年改为范袁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范袁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范袁管理区,1999年改为范袁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建国后属第八区(两城区)欧华乡,1958年属新华大队,属甲子公社,1970年从新华大队划出设为创新大队,属甲西公社,1984年创新大队划入欧华乡,属甲西区,1988年从欧华乡划出设为创新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创新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创新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土改时属北池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出成立北池大队,后设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村委会,沿用至今。

元末明初(1359-1378年)蔡姓先祖从福建省迁此建村,后陈、张、吴、方4姓陆续迁入,合成一村。

原隶属惠来县管辖,建国后划归陆丰县第八区(两城区),1961年设为天湖大队,属甲西公社,1983年并入天池乡,属甲西区,1987年改为天湖村委会,属甲西乡,1994年改为天湖管理区,属甲西镇,1999年改为天湖村委会。

此名沿用至今。

最初隶属于海丰县龙溪都。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大陂驿,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大陂村,为龙溪都十五堡之大陂堡,明嘉靖四年(1525年)随龙溪都从海丰县划给新建的惠来县管辖,民国期间曾设保长作为村的最高权力机构,1958年划给陆丰县甲西公社管辖,1972年划归甲子公社,1973年划归南塘公社,1974年又划归甲子公社,1983年设为大陂乡,划归甲西区,1987年改为大陂村委会,1994年改为大陂管理区,1999年改为大陂村委会,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