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群丰高级社,属三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灵公社,设立群丰大队;1961年属关口区大灵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属大灵人民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村名大王坳定名大王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大王坳大队变更为大王坳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三店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先锋社,属三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灵人民公社,设立先锋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大灵公社,先锋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山名四鸡山定名为四鸡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四鸡山大队变更为四鸡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新民初级社,属三店区周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民大队,属关口区三店人民公社;1976年撤区并社,与千斤大队合并定名为芦山大队,属大灵公社;1981年与千斤大队分开以境内山名炉子山定名炉子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炉子山大队变更为炉子山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三店乡;1988年撤区建乡,由炉子山村更名为芦山村,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千斤高级社,属三店区周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三店人民公社,设立千斤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与新民大队合并为芦山大队;1981年1月与新民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地片名黄家畈定名黄家畈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黄家畈大队变更为黄畈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和平高级社,属周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大灵人民公社,设立和平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大灵公社;1976年与伟大大队合并为高峰大队;1981年元月以所辖境内地片名周坳定名为周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周坳大队变更为周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伟大高级社,属三店区周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三店人民公社,设立伟大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与和平大队合并为高峰大队,属大灵公社;1981年元月与和平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地片名余岗定名为余岗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余岗大队变更为余岗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胜利社和群福社,属胡河乡和太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胜利、群福两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胜利、群福两个大队与新村大队合并,定名群利大队,1979年与新村大队分开,仍叫群利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境内河流胡家河命名为胡家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胡河乡,原名称胡家河大队变更为胡家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 2010年由胡家河村更名为胡河村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双河高级社,属胡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双河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改名春风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河名双河定名双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双河大队变更为双河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胡河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前进社,属蔡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前进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精华、前进两个大队合并为前进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驻地名方家庙定名方家庙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蔡桥乡,原方家庙大队变更为方家庙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原方家庙村更名为方庙村;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青山高级社,属太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青山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金星大队合并为金星大队,属关口公社;1979年与金星分开,取名新春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村名歇草坳定名歇草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蔡桥乡,原歇草坳大队变更为歇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五二大队,属关口区大灵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五一大队合并为长冲大队,属大灵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地名杨岗定名为杨岗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杨岗大队变更为杨岗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大灵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大灵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五一、五二两社,属太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五一、五二大队属关口区;1974年撤区并社,两个大队合并成为长冲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河流马河定名马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蔡桥乡,原马河大队变更为马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群福大队;1976年与胡河合并为群利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地片名金冲定名为金冲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胡河乡,原金冲大队变更为金冲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新村高级社,属胡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新村大队,属关口人民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关口区;1974年撤区并社后,属关口公社,与群福、胜利大队合并为群利大队;1979年与群福、胜利大队分开,取名晨光大队;1981年以境内山名云雾山定名云雾山大队,属关口区胡河乡;1984年由云雾山大队更名为云雾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由云雾山村更名为云雾村至今。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丰山社,属学院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丰山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与丰胜、群乐大队合并为学院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与丰胜、群乐大队分开仍叫丰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胡河乡,原丰山大队变更为丰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胡河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