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因本村地处野朗、运朗和峡索三个大沟口处,故名多其木。“多其木”意为“大谷口”。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多其木村北距培隆1.3千米,南距扩隆巴0.8千米。设有唐布1个村民小组。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310人。海拔4338米。

因本村坐落于水流湍急的尼洋河支流峡曲河畔,故名峡索。“峡索”意为湍急的河流。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峡索村北距普朗1.4千米,南距丁琼朗1.4千米。设有叶云1个村民小组。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413人。海拔4606米。

据说,从前这里有户叫强洛乃波的大户人家,后此地引用了这户人家的名称作为地名。“强洛”意为“南北”。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强洛村西距邦隆荣0.8千米,北距贡达0.5千米。设有仲堆1个村民小组。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639人。海拔3830米。

传说,以前此地黄牛因品种不好,濒临灭绝。龙神知情后,因此地湖泊中派出公黄牛,与当地家畜母黄牛交配后产下优良的黄牛品种,用以替代原来的黄牛,故名朗色。“朗色”意为“公黄牛”。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朗色村东距帕热仲萨0.4千米,南距卡隆多0.5千米。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397人。海拔3864米。

传说,莲花大师途经工域娘堆到达今天的金达境内时,听到了清脆的海螺声而得悟,故名新生。“新生”意为“破除障碍领悟到的意思”。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新生村北距纳布琼果隆1千米,西距尼比塘雄1.5千米。设有雪1个村民小组。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05人。海拔3620米。

因此地山谷长满了柳树,故名加龙。“加龙”意为“长满柳树的沟”。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加龙村南距吉冈0.4千米,西北距强久0.6千米。人口297人。海拔3808米。

因此地常出没野牦牛,故而得名。“仲荣”意为“野牦牛出没的山谷”。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仲荣村南距下裕隆2千米,东距玛尼隆1千米。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62人。海拔4410米。

因为此山谷中盛产香樟,故名拉荣。“拉荣”意为“獐子出没的山谷”。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拉荣村东距巴乌才0.6千米,北距那巴荣1.3千米。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200人。海拔3953米。

传说古时候此地有非常有名的巫师,他能策鞭桌椅等各种家具按照他的意愿行走为他服务。因为名气太大,方圆千里的巫师纷纷前来挑战,但全部败下阵来,后封为无敌巫师,故名达金。“达金”意为“大标志”。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达金村北距卓得0.3千米,西距次古巴1.3千米。设有乃格1个村民小组。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69人。海拔3904米。

本村地处夏布朗,仲荣等很多山谷的沟口,故名金达。“金达”意为“主谷口”。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金达村东南距金达镇政府0.4千米,东北距日乌加0.8千米。人口276人。海拔3684米。

因本村东边有一座大岩崖,故名扎布。“扎布”意为“岩石”。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扎布村北距桑无果0.9千米,东南距嘎木村0.7千米。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39人。海拔3714米。

本村坐落在山边,故名嘎木。“嘎木”意为“山脚下”。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嘎木村西北距扎布村0.6千米东距达让嘎古1.6千米。设有坚1个村民小组。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6人。海拔3620米。

因本村周围有肥沃的土壤,故名色江娘。“色江娘”意为“黏土”。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色江娘村北距卓色朗1千米,东南距色江卧1.3千米。设有色江卧1个村民小组。人口222人。海拔3819米。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