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村位于峨眉山市市区东南部约6公里,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8亩,全村共487户,1336人,其中征地农转非人口381人,农业劳动力人口685人。全村党员51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9个。近年来,党支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准确把握“组织建设从严”的性要求,通过科技加勤劳的经营理念,使全村大棚蔬菜的高效种植达200余亩,发展生态养殖业6户,其中加入专合社2户。种植和养殖成本不断降低,收益连年稳中有增。2016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14391元。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管理理念,坚持不懈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全村组组通了水泥路,户户用上放心电,100%的农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60%的农户用上天然气,大大改善全村生态环境。 |
星昇村位于峨眉山市西面,距离市区1.5公里。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3户、1158人,全村共有党员38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我村属城郊结合部,进城务工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962元。党支部现在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目标,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
炳灵村位于绥山镇西北山区,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5个生产小组,总户数315户,总人口830人。(其中1.2.3组608人非农业人口,4.5组222人为农业人口)农村实际居住87户。村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产党员23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以“三节岗”李子和白蜡生产为主。现有五保户3名。精准扶贫户4户9人,全部脱贫。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村民的管理理念,坚持不懈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户户用上放心电,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目前党支部抓住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契机,紧紧抓住围绕抓党建促产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观光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大南村,位于峨眉山市市区南部,约 0.5 公里,其中农村居民 150 户,征地农转非居民 740户。共计村民约2200人,共有村民小组 8 个;全村党员 63 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 8个。2017年全年集体经济收入为 7.5 万 元,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租赁。 2016年以来主要开展: 1、高铁配套道路建设;七组拆迁; 2、秸秆禁烧;畜禽禁养; 3、“创卫”复查迎检;实施“河长制”; 4、“山水峨眉”项目建设;污水管网安装项目;峨川路下穿隧道项目;名山路改造项目。 |
据查,解放前此地为太和乡四保,1949年解放时改为新建村农会,故名。1950年为峨眉县太和乡新建村,1958年为双福公社新建大队,1959年为新民人民公社新建大队,1968年为新建大队革委会;1980年为新平公社新建大队管委会;1984年为新平乡新建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为绥山镇新建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城南村地处峨眉山市绥山镇下设8个生产小组,1、2、34生产小组位于金顶南路,5、6、7、8生产小组位于绥山镇北门,全村人口2016人,除城南1组有少数农户外,其他生产小组均为征地农转非,城南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全村党员54人。 |
观音湖村:2022年1月成立,由原盐井、斗量等2村合并而来。 |
沈山村位于绥山镇西部边远山区,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65户,在册人口754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24人,分3个党小组。辖区内面积8平方公里,有耕地1042亩,林地6000亩,茶园2500亩,果树1000亩,中药材1000亩,以茶叶、水果、中药材三大支柱产业为主,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