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德安县宝塔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德安县宝塔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浔仪社区位于德安县城南面,距县城5公里,东邻共青城,西南面接永修县,北邻杨桥村。社区现有居民312户,户籍人口53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在册党员133人。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宗旨,以创“温暖型”特色社区为亮点的工作目标,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弱势群体。同时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力争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

岳山垅村位于县城西郊,距县城仅0.5公里。东临博阳河与河东乡相望,南邻蒲葶镇,西靠本乡团山村、北接丰林镇乌石村。村前有金带路、迎宾大道、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幅员面积约7平方公里,地貌为典型的多山丘陵;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夏家垅、叶家、赵家、窝炉、窑上、胡家、坳上、上刘、新村、李家畈,村委驻地窝炉。农村户数407户,人口1490人,其中党员51名,3个居民小区,全村常住人口2055人。其中耕地面积590亩,山地面积4554亩,水面170亩。,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杨梅,蛋鸡养殖。德安县汽车站,华曦国际建材城、建材市场,金带河综合大市场都坐落我村辖区内。

团山村位于德安县西北部,宝塔乡西部,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东邻岳山垅村,南界田塘村,西连梅桥村,北与丰林镇紫荆村相连。

交通环境:105国道从猪场进入横穿万家、蔡家畈、黄家凹、燕家、牌楼周家、团山郭家等自然村,距离实福银高速德安县互通口10公里。

共有17个自然村:猪场、万家、蔡家畈、三里凉亭、一号桥、马家堰、团山王家、团山郭家、牌楼周家、刘家咀、燕家、黄家凹、七里坎、蔡家铺、游家、施家榜、窑上,主村在一号桥自然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358户1390人,其中男性710人、女性680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万姓、周姓、刘姓。

常住人口1359人,其中60岁及以上249人,占18%;青壮年劳动力856人,占64%;16岁及以下254人,占18%。外出流动人口156人,占全村人口11%,主要流向广东省、浙江省,从事行业主要为企业务工和灵活就业。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69.83亩(水田1357.13亩,旱地312.7亩),人均耕地1.2亩,实际耕种1549亩,闲置耕地120亩,已流转耕地360亩。

森林资源:山地面积7000余亩,森林覆盖率61%。其中,生态公益林1920亩,杉、松、杂用材林7000亩,经济林1500余亩,竹林300亩。

旅游资源:境内有一座寺庙(大林寺),始建于唐朝元年,因年代久远,后于2006年在原址重建翻新。黄家凹自然村入村口有一株树龄500余年的老樟树,枝繁叶茂。

动植物资源:松树、杉树、毛竹等。

1.葡萄25亩;

2.草莓70亩;

历史文化:境内有大林寺庙1座,始建于唐朝元年,因年代久远,后于2006年在原址重建翻新,每年接待香客200余人次。

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前,黄家凹自然村还保留了人工打糍粑的习俗。

梅桥村位于德安县城西面,位于宝塔乡中段,距县城3.2公里,105国道及金带河穿村而过。东邻团山、西靠九里、南接田塘、北连聂桥。交通便捷,梅桥村有13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约1500人,其中党员39名。全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15亩,林地面积约10000亩,水域面积约300亩。梅桥村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特色产业以蛋鸡、、大棚果蔬为主导产品。村内有玫瑰花种植基地近300亩。本村有一户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建筑砖。梅岭林场坐落于梅桥村西面,林场内有800亩毛竹和900亩天然林,景色宜人。

九里村位于宝塔乡西郊,距县城5公里,辖区面积约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7亩,山林面积32106亩,水产面积约200亩,境内共有小(二)型水库2座,小水库23座。九里村下设18个村民小组,农村户数462户,共计1882人,外出人口约210人,全村共有党员71人,其中女党员17人,60岁以上党员38人,全要低保户39户72人,五保户4户5人,贫困户47户104人。

东山村位于德安县宝塔乡西郊,距县城7公里,东邻九里村,南依九里村(原徐河村)。西连永修县梅棠镇,北傍聂桥镇和磨溪乡。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余亩)。水面300余亩,山林面积1万余亩。

下设12个村民小组,农村户数338户,农业人口1500余人,其中党员42名。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鸡蛋为主,东山村民风淳朴、环境整洁、水秀山青、宜居宜游。

东山水库位于东山村境内,库区内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水质清澈,是我县重要的备用水源地之一,“十四五”期间,东山村重点规划建设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风景区,未来将成为我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走进德安县宝塔乡八一村塘屋李家,一座座农家小院整齐排列,户户通连接左邻右居,一幅幅色彩缤纷的文化墙传承着乡风文明,村道两侧栽满了花草树木,芳香阵阵,绿树葱郁,门口水塘焕然一新,水清碧绿,俨然一幅“桃花源”景象。

   宝塔乡八一村坐落德安县宝塔乡西北,辖区面积2.3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25户,931人,共有5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5名,村干部3名。近年来,八一村党支部铆足干劲,带领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不断创新、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文明新风逐步形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幸福路”。2019年荣获德安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更是入选了全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

田塘村位于德安宝塔乡西南部,距县城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邻桂林村委会、西邻梅桥和团山委会、南邻杨桥村委会、北连牌楼村委会。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开发后剩余山地3000余亩,水面100余亩。下设6个村民小组,农村户数289户,农业人口998人,其中党员28名;7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5000人。德安县第三中学、育才幼儿园及绿岛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为辖区适龄儿童提供良好就学环境。同时德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宝塔园区也位于田塘村境内,园内有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菲律宾投资)、上好佳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菲律宾投资)、庆腾五金(台资)、鸿利食品、同德医药等众多企业,配套有德安县陆路物流港中心,为田塘村未来发展带来巨大便利。

村级活动场所属于自建,面积1500平米,同时具备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

依照上级要求,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出租村部闲置面积后年租金达近5万元,加上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全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1万元以上。工作经费方面,除专项经费外基本以实报实销的形式使用。总体来说,支部的工作经费基本能得到保障。

宝塔乡杨桥村位于德安县城南郊,距县城、宝塔乡政府4公里,东邻共青城,西、南两面接壤永修县,北连田塘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264户1032人。村干部3人,党员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8人,其中低保户9户27人,残疾人16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0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杨桥村创新推行“1+N”工作模式,以党组织为引领全面发展,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管理,推行“社区化服务”优化服务。这就要求杨桥村村党支部: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常态,调整新思路,摸索新办法,迎接新挑战。围绕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征地拆迁,失地农民如何转化为新市民等新课题,进行开创性工作。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