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至解放初,翠里是翠岚乡驻地;1953年建政后为新里乡;1956年为翠里乡,同年建社,名为“合心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翠里工区,同年建翠里大队;1961年属翠里公社,仍称翠里大队,1984年8月属翠里乡,改称翠里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翠里村民委员会。 翠里村委会办公楼于2011年建成,2012年大火烧毁,2016年6月迁到乡政府文化站。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翠里村、大田村合并为翠里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宰转各村寨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时划属转文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増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翠里工区,同年建宰转大队;1961年属翠里公社,仍称宰转大队;1984年8月属翠里乡,改称宰转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宰转村民委员会。 宰转村委会建于2012年。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高文各寨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转文乡;1956年属翠里乡,同年建社,名为“高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发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翠里工区,同年建高文大队;1961年属翠里公社,仍称高文大队;1984年8月属翠里乡,改称高文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高文村民委员会。 高文村委会办公楼建于2009年,2015年又在上面加一层木结构房屋。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高文村、摆翁村合并为高文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高开各寨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新里乡;1956年属翠里乡;同年建社,名为“合体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翠里工区,同年建高开大队;1961年属翠里公社,仍称高开大队;1984年8月属翠里乡,改称高开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高开村民委员会。 高开村委会2012年建成。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高开村、滚合村、污挖村合并为高开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高芒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高芒瑶族自治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群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高忙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高忙工区,同年建高忙大队;1961年属高忙公社,仍称高忙大队;1984年8月社改乡,改称高忙村民委员会。 1992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自治乡,仍称高芒村民委员会。 高芒村委员会于2000年建成。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舒家各寨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高芒瑶族自治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舒家湾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高芒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高芒工区,同年建舒家湾大队;1961年属高芒公社,仍称舒家湾大队;1984年8月属高芒瑶族自治乡,改称舒家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舒家村民委员会。 舒家村约有一百年历史,1960年建成村公所,1985年重建村委会办公楼。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舒家村、联合村合并为舒家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和解放初,南岑各寨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时划属高芒瑶族自治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建社,名为“南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高芒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高芒工区,同年建南岑大队;1961年属高芒公社,仍称南岑大队;1984年8月属高芒瑶族乡,改称南岑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南岑村民委员会。 南岑村委会办公楼建于2007年。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岑丰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时划属玉堂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岑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高尧片;1958年属丙梅公社高加工区,同年建岑丰大队;1961年属雍里公社,仍称岑丰大队;1968年划入高芒公社辖区,名称不变;1984年8月属高芒瑶族自治乡,改称岑丰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岑丰村民委员会。 岑丰村委会办公楼2015年建成。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高武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时划属高武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齐心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高武工区,同年建高武大队;1961年属高武公社,仍称高武大队;1984年8月属高武壮族自治乡,改称高武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高武村民委员会。 高武村委会办公楼于1971年建成。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高武村、高克村、归吉村合并为高武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高发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高武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高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高武工区,同年建队,名为乌俄大队;1961年属高武公社,仍称乌俄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高华大队;1984年8月社改乡,属高武壮族自治乡,改称高华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高华村民委员会。 高华村委员会建于1992年,2007年建成村委会办公楼。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翠里瑶族壮族乡并村方案,同意高华村、宰垮村合并为高华村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至解放初,乌牙属翠岚乡;1953年建政后属新里乡;1956年属翠里乡,同年建社,名为“一心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文片;1958年属西山公社翠里工区,同年建乌牙大队;1961年属翠里公社,仍称污牙大队;1984年8月属翠里乡,改称污牙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翠里瑶族壮族乡,仍称污牙村民委员会。 污牙村委会办公楼建于1990年,后于2010年重建新选址。 2018年,县人民政府同意翠里乡并村方案,同意污牙村村民委员会为单建村,村委员会设在污牙寨,仍称污牙村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