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埠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埠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古时永安溪床宽阔,木船上溯而达。此为一船埠头,且集居王姓,故称埠头王,解放后简称埠头。
驻地村祖居戴姓,地处田垟之中,以姓故名,后戴姓渐绝。当地“戴”与“对”同音,后演变为今名。
驻地村因地处牛轭殿山之西,地势低落,故称西水村。后因发大水,冲毁一般村庄,由水变成亚,故称西亚村。
由王安村、谷庄村合并而来,各取原村一字,故称王庄村。
早年附近有很多小村,唯有最大,故称大庄村。
下油村、李家堰村、横路村、下溪东村因都位于九都港沿岸,故名。
半溪村、大陈村、林坑口村、水碓头村合并,因为这几个村都位于大陈坑,故名。
宝坑村、三丘田村、牛龙村、小屋基村四村联合成立为新村,因是新联合的村子,希望团结一致建设新农村,故名新联。
埠头镇区域在明朝称清风乡。后里村为埠头镇原有村落,双港村为下岸水库移民村。为勉励合并后的新村干部党员和村民团结一致、清白做人、清下做事,形成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2018年8月,经两村协商,确定新村村名为清风村。
十都英三个村历史上就分分合合。三个村在清朝时就为同一个村,为应姓聚居地,名十都应;清末,张姓渐渐兴旺,认为名不能为应姓独占,后分为三个村,解放后又合并成一个村,1981年再次一分为三。2018年8月,经三个村协商,确定新村村名为十都英村。
山枣、洪坑两村相邻,户数和人口数相差不大,人均收入相当;因两村均处九都港上游,2018年8月,经两村协商,确定新村村名为上九都村。
寺东村和三溪村的户数、人口数相近,其中寺东村为埠头镇原有村落,三溪村为下岸水库移民村,两村希望此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村能振兴发展。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撤销寺东村、三溪村建制,合并后设立振兴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