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7]

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7]

  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命名2022年度省级卫生乡镇(街道)、村、社区、单位的决定》(甘爱卫发【2023】2号),决定命名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等233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上坪村等1000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正宁路社区等195个社区为“甘肃省卫生社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517个单位为“甘肃省卫生单位”。
  相传从前此地南面山高林密沟深,莺鹊众多,故叫野鹊沟,后改称野雀。1949年为野雀行政村,属锦屏区野雀乡。1953年为野雀高级农业合作社,属九功区野雀乡。1955年属锦屏区野雀乡。1956年撤销锦屏区,属九功乡。1958年为野雀大队,属崇信人民公社。1962年3月属九功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野雀村民委员会,属九功乡人民政府。2005年12月撤九功乡并入锦屏镇,至今属锦屏镇人民政府。野雀村……。
  因杜姓人久居此地,后人称为杜家塬。1949年属崇信县三区,195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196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属铜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属铜城乡,2005年撤销铜城乡并入锦屏镇。杜家塬村……。
  因建有城隍庙,庙院内有各类石台阶,由此取名庙台。1949年属崇信县三区,195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196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属铜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属铜城乡,2005年撤销铜城乡并入锦屏镇。庙台村……。
  因位居大湾岭下,曾因人民生活困难,希望过上好日子。1949年8月为大兴行政村。1953年12月为大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赤城区柏槐乡。1956年为大兴村,属赤槐乡。1957年属新窑乡。1958年为大兴大队,属赤城(劳武)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新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大兴村民委员会,属新窑乡人民政府。1986年1月属新窑镇人民政府。大兴村……。
  北周天和年间(566-635)建村,与陕西陇县通商,因当地土质疏松,颜色为青色,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行,故来往客商俗称“青泥沟”。1949年属华亭县刘家河堡。1958年划归崇信县,为青泥沟大队,属赤城(劳武)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新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青泥沟村民委员会,属新窑乡人民政府。1986年1月属新窑镇人民政府。青泥沟村……。
  相传唐王李世民西征时经新窑、赤城。因唐帽山一带常有贼寇出没,李世民遂下令剿寇。因大队人马驻扎不下,令魏征带领部分队伍南行二三十里,到一村庄名高平,即令屯兵于此。后李世民为唐王,任用魏征为相,人们就将此地改为“宰相”,沿用至今。1949年8月为宰相行政村,1953年为宰相高级农业合作社,属赤城区肖相乡。1958年9月为宰相大队,属赤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宰相村民委员会,属赤城乡人民政府。20……。
  杨姓人氏在此居住,建立村寨,安家立业,故名。1949年属赤城区杨安乡,1949年8月为杨安行政村,1953年为杨安高级农业合作社,属赤城区肖相乡。1958年9月为杨安大队,属赤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杨安村民委员会,属赤城乡。2003年12月撤赤城乡,并入新窑镇人民政府。杨安村……。
  据村中老辈人讲,宋末元初大乱,有刘姓兄弟两人(兄名刘正刚、弟名刘正强),在东西两面山占山为王,故村名为东刘、西刘,因村委会在西刘社,所以称为西刘村委会。1949年8月为西刘行政村,属赤城区肖相乡。1953年为西刘高级农业合作社,属肖相乡。1958年9月为西刘大队,属赤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西刘村民委员会,属赤城乡人民政府。2003年12月撤赤城乡,属新窑镇人民政府。西刘村……。
  张鳌坡是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的一个村。因灵台县张姓人家的先祖功名显赫而得名。据张姓家谱记载,张鳌,大约生活在明中期,自由居住在距离现今张鳌坡不远的苟家庙,而苟家庙就处于灵台县城。张鳌自幼聪颖好学,但因家境困难只是略读私塾。但常年目睹街头巷尾的乡间事务的杂陈五味,遂立志为民撑腰,逢集忙于秉公断直,主持正义,逐渐名声鹊起,后家业分治,易居于附近的新址。当地人就称张鳌所住的的地方叫张鳌坡,地名与张鳌坡的名……。
  因位于“高回庙”背后,故名。解放初归林王乡,合作化时仍之,1957年归独店乡;公社化时设庙背中队,归独店公社,1961年归吊街公社,1962年设庙背大队,1964年归独店公社,1980年恢复吊街公社又归之;1983年社改乡时设庙背村民委员会,归吊街乡管辖;2004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撤销吊街乡并入独店镇,归独店镇管辖至今。庙背村村……。
  因古时冯姓人们在此地居住,且建有城堡,故名。解放初归张坡乡,1957年归独店乡,1958年2月原属于泾川县的沟沟王、陈家湾、山头、庙洼等村划归灵台县冯家堡,1962年设立冯家堡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改设乡镇后,设冯家堡村民委员会,另外析置沟沟王村民委员会,均归独店乡人民政府管辖;2003年独店撤乡改镇后,归独店镇管辖至今。冯家堡村村……。
  因地形起伏似山谷,且原有白姓大户人家居住,故名。解放初归瓦峪乡管辖,1957年归独店乡管辖;人民公社化时为白峪大队,先后归独店公社、饮马公社管辖;1983年社改乡时设白峪村民委员会,归独店乡管辖;2003年独店撤乡建镇后,白峪村民委员会归独店镇管辖至今。白峪村……。
  因位于沟边圈状地带,故名。解放初归北沟乡,公社化时为南沟中队,归新庄大队。1961年归水晶公社。1962年设沟圈大队,归什字公社。1965年并入胜利大队,1979年又与胜利大队分开,恢复原沟圈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沟圈村民委员会,归北沟乡。2004年撤销北沟乡,归什字镇管辖至今。沟泉村……。
  因古时赵姓人家居住在沟边地带而得名。解放初归西郊乡,合作化时归什字乡,公社化时为一个中队,归西郊大队。1962年设里湾、捷坡、赵家沟三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赵家沟大队。1974年又分出中永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赵家沟村民委员会至今。赵家沟村……。
  因古时姚姓人们沿沟边地带居住较多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属西屯乡,合作化时属西郊乡,人民公社化时设姚家沟中队,属丁家沟大队;1962年设姚家沟、寺殿周、文家湾三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姚家沟大队,1978年又分出了丁家沟大队;1983年撤生产大队设姚家沟村民委员会,属什字乡;1986年10月撤乡设镇,属什字镇;2004年撤销丁家沟村,并入姚家沟村民委员会至今。姚家沟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