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命名2022年度省级卫生乡镇(街道)、村、社区、单位的决定》(甘爱卫发【2023】2号),决定命名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等233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上坪村等1000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正宁路社区等195个社区为“甘肃省卫生社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517个单位为“甘肃省卫生单位”。 |
据口述,因本地很早以前居住着刘姓人家在此居住,后来逐渐演变雅化为刘家寨子,简称刘寨村。在1957年9月全县将刘寨乡改建为刘寨人民公社,改建时属于刘寨管辖的居民点至今。当时称刘寨大队,1965年7月15日以乡建制,使用标准化名称、刘家寨子乡,故刘寨大队该为刘家寨子村,2015年3月23日撤乡建镇至今。刘家寨子村……。 |
据口述,因后湾当时是陈庄村的社,后因政策把后湾社附近的几个社划在一起,成为后湾村。因村委会坐落于后湾村,故名。1990年以前后湾是陈庄村的一个社,因为村域面积过大,不好管理,根据政策分为两个村,以后湾社为中心,把当时的二至六个社划为后湾。1990年11月正式更名为后湾村。后湾村……。 |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丁家沟人民公社南门大队。后来撤大队设村,属丁沟乡南门川村至今。南门川村……。 |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丁家沟人民公社郝川大队。后来撤大队设村,属丁沟乡郝川村至今。郝家川村……。 |
据查,解放初期属于东阳生产大队,1981年包产到户后成立东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东阳村……。 |
万家去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平头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422115208。 |
此地以前全部居住有白姓,李姓人氏,故而称为白李家湾,一直沿用至今。有时人们简称为李家湾。因村委会坐落于李家湾,故名。1961年人民公社调整时属于马路公社管辖的居民点,称李湾大队。1964年由于马路公社并入大沟公社,因此李湾大队又属于大沟公社管辖的居民点。1973年马路公社再次与大沟公社分开,恢复马路公社建制。故而李湾大队又属于马路公社管辖的居民点。1983年撤社设乡,李湾大队改为李湾村,属于平头川……。 |
侯家川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侯家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422106200。 |
明末清初由君姓人居住,后有白姓人搬迁至此,因村民以姓“白”、姓“顾”者居多,故而取名白顾村。村委会为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基层组织。1953年属于中川公社、白顾大队。1972年属于侯家川公社、白顾大队。1979年彭川社.涧滩社.上梁社.西坪社.吴湾社.亥沟社划为侯川大队;2002年改村并社,将这几……。 |
2004年由原八里湾乡八里湾村与年坪村合并为现八里湾村。八里湾村……。 |
1963年八里湾人民公社时期,富家岔村被称为富家岔大队。1983年八里湾乡政府成立后改为富家岔村,即后来人们简称富岔村,富岔。富家岔村……。 |
南十里铺村委会所在地离县城以南十里路,故命名为南十里铺村委会。解放前属高庙乡,1957年建立高级社,由城关人民公社管辖,20世纪80年代由定西地区转为白银地区管辖,沿用至今。南十里铺村……。 |
因该地在翟家所乡辖区海拔最高,故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组建大队时,命名高嘴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为,高嘴村村民委员会。高咀村……。 |
二十铺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柴家门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422107004。 |
会宁旧县城出城第一门,柴姓人居多。1949年曾属会宁北区。1958年为城关人民公社柴家门大队,划归会宁县。1984年5月更名为柴家门镇柴家门村民委员会,2015年5月为会宁县柴家门镇柴家门村民委员会至今。柴家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