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14]

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14]

  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命名2022年度省级卫生乡镇(街道)、村、社区、单位的决定》(甘爱卫发【2023】2号),决定命名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等233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上坪村等1000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正宁路社区等195个社区为“甘肃省卫生社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517个单位为“甘肃省卫生单位”。
  位于水川最东部,乌金峡上峡口北岸村中居民多为陶姓人,相传陶氏祖先原居南京五柳巷,后迁居此地,为纪念故籍,故起名五柳。另一说法是村中居民多为陶姓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的后代,取村名为五柳,是为纪念祖先。1950年为皋兰县水川区蒋家湾乡,1958年为水川公社蒋家湾大队,1964年由蒋家湾大队分出为五柳大队,同年划归皋兰县,1983年改为五柳村,1985年又划归白银区,仍为五柳村,20……。
  地处黄河北岸,原是蒋家湾中湾清朝同治年间为防御土匪筑一土堡,命名为熙春堡,意思是像春天一样兴盛起来,后将此地称为熙春另一来历为据说唐明皇李隆基母亲的宫殿为熙春宫,因村内李氏后人居住较多,故名。1950年为皋兰县水川区蒋家湾乡熙春村,1958年为水川公社蒋家湾大队,1962年由蒋家湾大队分出为熙春大队,1964年划归皋兰县,1985年白银市成立,又划归白银区仍为水川区熙春村,2000年6月水川乡撤乡……。
  顺安又名石嘴子,位于蒋家湾西部,因历史上有“顺安”土堡而得名。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战敌后,为防御土匪,筑一土堡,起名顺安堡,其意是平顺安全,其成立的村委会称为顺安村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皋兰县水川区,1958年成立水川公社,同年撤销皋兰县划归白银市,1964年又划归皋兰县,1983年社改乡时更名为水川乡,1985年重新划归白银市白银区管辖,2000年6月水川乡撤乡建镇,更名为水……。
  因隶属于强湾乡,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故名。自2006年起,强湾乡按照“两年打基础、五年成格局、十年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思路,在白银市白银区公园路以东,国道109线以南,支三路以西,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创业大厦以北区域,先后实施了四期移民安居工程。强湾新村社区于2009年2月经区政府批准成立,沿用至今。强湾新村社区……。
  因黄河北岸金沟向北位于西侧较大的一条沟,地处金沟西侧,故名。1950年为皋兰县北山区川口乡,1962年属强湾公社,1964年又划归皋兰县,名西沟大队,1985年白银市成立,划归白银区,名为西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西沟村……。
  民乐村是由原来的王家滩,大沙滩两滩组成,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户姓王,早在明朝、清朝时期,就有王姓居住,但是民乐的王姓是三个王姓氏族定居,他各姓有各姓的王姓祖先,同姓不同宗,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王姓与王姓之间可以通婚俗称“大王家”“小王家”“外来王家”,同住王家滩、大沙滩,分宗立庙,各有千秋,由于三姓王家几百年居住在两个滩上互相团结,联姻结亲,习俗相同,清朝中期,又迁移来一些李姓、周姓、白姓、梁姓、……。
  原名四龙口,四龙村是根据四龙口的四条沟,四道山梁的地理特征而得名。四道山梁为:南头子沟山梁、康家沟上梁、李家沟山梁、王家沟山梁;其次,四条沟、四道山梁通连一个坪(西坪)沿坪边缘布局,犹如人手之状,古人把山梁、山沟地貌有称龙的习惯,巧合的是中华民的母亲河-黄河,从四沟流过,四梁如四条龙的吸水之势,故名。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把四沟四梁上的自然居民点合并为四龙大队,四个小队,1982年改人民公社为……。
  位于武川乡中部独山村名的由来,是根据村内有两座独山,故名。1950年属北山区武川乡,1958年成立武川公社时,命名为独山大队,同年划归白银市,1963年撤市划归皋兰县,1983年社改乡更名为独山村,1985年恢复白银市又划归白银市,名为武川乡独山村,沿用至今。独山村……。
  位于武川乡南部,崖渠村名的由来是根据崖渠自然村得名,因多韩姓,解放前把西湾和崖渠统称为韩家崖渠,崖渠因处于西滩川、白石宫、臭石宫三条山沟交汇处,在雨量充沛的过去,山洪把村中央冲刷成数道沟渠和沟坎土崖,崖渠的地名就这样形成了,故名。1950年属北山区崖渠乡崖渠村,1958年为武川公社崖渠大队,同年划归白银市,1963年撤市划归皋兰县,1983年社改乡为武川乡崖渠村,1985年恢复白银市又划归白银市,……。
  解放前雒氏族人从平堡迁到此处居住,开垦荒地,居住固定后形成村庄取名为雒家滩,故名。解放初期属于靖远县黄崖乡雒家滩行政村,1956年为雒家滩初级社,1958年划归白银市为王岘公社雒家滩大队,1983年社改乡白银区王岘乡雒家滩村村民委员会,2008年王岘乡撤乡建镇,更名为王岘镇雒家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雒家滩村……。
  解放前郝氏族人迁到此地开始居住,因开发的地为台子地,又在东面,故取名为东台子。解放后属皋兰县北山区东台乡(四乡)管辖,1956年为东星初级社,1958年划归白银市为王岘公社东台大队,1983年社改乡为白银区王岘乡东台村村民委员会,2008年王岘乡撤乡建镇,更名为王岘镇东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东台村……。
  黄茂井自然村原名黄毛金,因村庄坐落在瞭高山和大金山一带,沙金丰富,故起名黄毛金农业合作化时期,为适应社会需要,将原黄毛金改为黄茂井。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原隶属王岘镇东台村,1993年从东台村划拨给白银市西区管委会管辖,2003年,黄茂井村正式由白银市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管辖,沿用至今。黄茂井村……。
  旱坪川村是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403101207。
  明代时1826年前后,牙沟水村位于黄河岸边,村中有一泉水池,成群结队的野鸭子经常歇息在此泉水池,故命名为鸭子水村。后来,人们衍称牙沟水,村子命名为牙沟水村。因村委会位于牙沟水村,故名。1949年曾属靖远县水泉公社,1958年划归为陡城生产大队,1961年成为牙沟水村生产大队,隶属水泉公社,1983年7月成立牙沟水村民委员会,1985年成为平川区水泉乡牙沟水村民委员会,划归平川区。1997年更名为陡……。
  北宋时,名震北宋的杨家将曾将战马用船载入滩中,任其自养自牧,由于滩地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出入只有黄河一条水路,马匹无遗失之患,加之牧草丰美,临滩近水,真是屯养马群的好地方,故名。1949年曾属三滩区,1958年为水泉公社野马大队,划归靖远县,1987年为平川区水泉乡野马村村委会。2004年更名为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村委会延续至今。野麻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