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张完集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张完集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段姓人首居,村原名段庄。杨姓人明万历年间,从北杨庄(今属白马镇)移居而来,故改称杨庄。
付姓人明初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建村,故名付庄。
明初,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村中建有楼房,故名赵楼。
明初,张姓人从山东枣林庄移民而来,首居张庄(今属鹿邑县南关),后移居此地,因重名改称大张庄。
据《鹿邑县志》载:原名多泥店集,有集市,清中叶集废。因土质性粘,雨天多泥得名。又因王莽赶刘秀时,路经此地迷路,改称多迷店。
清光绪年间,原是白马驿大地主张老利的记庄,清光绪年间,村民为生计,从不同的地方来此为佃,土改时在此落户,因村西原有一座铁佛爷庙,故名铁佛寺。1966年又称幸福村。
原名小丁庄,后丁姓人绝嗣,明初,张姓人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后来人们附会二郎神担山撵太阳之传说,在村前面建两座庙,此村居前,故名前庙。
明成化年间,郭姓人从郭窑(今属鹿邑观堂乡)来此居住,因村中原有一片竹园,故名。
明初(1368)前原名齐家洼,齐姓绝嗣。李姓人明初从山东枣林庄迁来,改为李庄。1951年改为北李庄。民委员会驻地为北李庄,故名。
孙姓人明初从山东枣林庄迁来,首居鹿邑(今属鹿邑县)。清康熙年间又移居此地,故名孙庄。
明初,赵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来,首居赵大楼(今属汲水乡),明万历年间移居此村,村曾建楼,故名。
明初,邵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来,村中原有一座奶奶庙,俗称为堂,故取村名为邵堂。
明初,吴姓人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