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萧山区河上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萧山区河上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于2004年5月26日成立为长春社区居委会。

紫东村在1956年前辖胡家、孙桥头、镇桥汪、邱家、尹家等5个自然村;自1956年台风,邱家、尹家有部分并入祥河桥,有部分并入紫东村,镇桥汪患血吸虫病严重,1956年搬至胡家。

1949年5月后属紫霞乡,并与孙桥头合并为紫东村;农业合作化时曾建立紫霞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时改为紫东大队;1984年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大桥乡,1992年起属于河上镇。

璇山下村约于明代形成村落。

明洪武二十六年,村先民从富阳龙门以及本镇大桥村和嵊县等地移居到此。

1949年5月后属白堰乡;农业合作化时曾建立璇山、胜利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建立胜利大队;1981年改为璇山下大队;1984年为璇山下村,属大桥乡;1992年起属河上镇。

原所辖的里桃花坞自然村于2011年注销。

1949年5月后属河上乡;农业合作化时曾建立河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改建为朱家大队;1984年改设村民委员会,属河上乡;1985年起属河上镇。

1949年5月后属河上乡;1957年为溪头农业社;1958年为溪头生产队;1961年为溪头大队;1984年为溪头村,属河上乡;1985年属河上镇。

1949年5月后属河上镇一村、二村;农业合作化时曾建立河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河上乡;人民公社化时建立惠民大队;1957年为伟民高级社;1958年为伟民生产队;1961年为伟民大队;1984年改设村民委员会,属河上乡;1985年属河上镇。

相传北宋以前已有人定居,原本是一个多姓杂居的自然村,元至正六年董氏从甘肃陇西落荒逃到戴村上董一带落户,后有董姓入赘此村,发族为大姓。

因地理位置幽僻,杭战时国民党萧山县政府曾两度迁此办公,政府机关均设于此。

1949年5月后属河上乡;1957年为凤坞农业社;1958年为凤坞生产队;1961年为凤坞大队;1984年为凤坞村,属河上乡;1985年属河上镇。

2018年,经政府审核批准予以命名“凤凰坞村”。

2005年5月规模调整时,板桥、沙河、祥利3村合并为祥河桥村至今。

2005年5月规模调整时,大桥、楼园两村合并为大桥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欢乐、强农、麻园3个村合并为紫霞村。

2005年村规模调整时,泽荣、张毛、下门、白堰4村合并为下门村。

2005年村规模调整时,联合、塘村、泉水、众利4村合并为众联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金坞、鲍坞、上山头3个村合并为东山村。

2005年村规模调整时,江家桥、樟树下、魏塔、塘口4村合并为联发村。

2005年村规模调整时,高都、里谢两村合并为里都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