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辖区幅员面积约1平方公里,地处温江城郊结合部,紧靠成都市海峡科技产业圆区,位于温江大学城中心,是温江最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管辖范围内共有街道7条,居民小组7个,辖区单位4个,总户数738户,总人口2281。 和平社区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社区,大兴文明之风,努力实现社区稳定,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在推动社区建设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把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放在首位,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和平社区先后荣获:文明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基层组织、年度工作考核评比一等奖、温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一、社区历史人文
1950年12月废踏水乡旧保建瓦窑村,以境内“双瓦窑”得名。1958年9月属万春(上游)人民公社第十三大队。1961年11月改原瓦窑村区域为县畜牧场。1962年撤销县畜牧场,复归踏水公社时改称为“新建大队”,以其为新建立的一个大队得名。1984年2月改为村。2014年8月18日划入柳城街道,命名为黄金路社区。
二、行政隶属与地理位置
柳城街办黄金路社区地处温江城西,现正处于由局部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中,社区东至涤纶厂,南至来凤路,西临德通桥社区,北接成温邛高速路。辖区内有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区地税局、凯信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社区办公点位于凤溪大道北段900号柳欣源小区。
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有1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1825人,流动人口2613余人,党员104人。房屋6072套,出租房980套,商铺225间,小区院落23个。现辖区内有幼儿园4所,卫生服务中心1个。
三、黄金路社区“六路二河”
1、黄金路
2002年5月30日区政府以“温府函[2002]86号”文对柳城镇的11条街路进行了更名、取名。黄金路取消“新建路”名,因540厂位于此,为扩大企业知名度,故名。
2、来凤路
2002年5月30日区政府以“温府函[2002]86号”文对柳城镇的11条街路进行了更名、取名。取消“新西路”名,因原西门城楼名“来凤楼”,故名。
3、战备渠北路
东起成温邛高速公路,西止黄金路,长4500米,宽7米。因该路位于战备渠北岸,故名。
4、凤溪大道北段
北起战备渠,南止温泉大道,长4600米,宽40米。合原凤溪路和向阳路。因位于凤溪河畔,故名。
5、金河东路
北起黄金路,南止德通桥,长600米,宽30米。因该路连接黄金路并紧邻杨柳河东岸,故名。
6、永康路
北起成温邛高速公路,南止来凤路,长1300米,宽8米。因永康制药厂位于该路旁,故名。
7、杨柳河
杨柳河位于金马河、江安河之间,是温江区中部灌溉、排洪河道。1970年将杨柳河从江安河骆家滩起水改为从江安河青龙嘴起水。1976年至1978年,又对杨柳河进行彻底改造,将宽、乱、弯、浅的自然河,变成沟端道直、两岸绿树成荫的人工河道。
8、战备一支渠
从战备干渠分水,北起原踏水新建村,穿越柳城,纵贯涌泉西部,注入官河支渠,长7公里。
四、建筑景观
黄金路连接成温邛高速路,杨柳河川流其间,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投资、居家的最佳选择。
在靠近成钞家园的战备渠北路也独有一番风貌,路旁立面打造成了一面充满法治韵味的文化墙,而道路的另一边围绕“法治”主题为市民修建了“党群共建林”,潜移默化将法治文化浸润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五、物产经济
黄金路社区依托凯信·双子国际写字楼,连接凤溪大道北段,打造成建筑装饰行业集中区。凯信·双子国际是由凯信实业在温江区市中心开发的一个最高,最豪华的写字楼之一,是温江的一个地标性建筑。5万平方米超大商场,6大商业入口,4个车行入口,8部手扶电梯,7部直行电梯,3000平方米温江最大城市休闲广场,600余个充足车位,五层品牌家居商场,最大限度为温江市民提供优质家居服务。 |
东街社区位于温江区江安河畔,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共有7条街2条巷。
辖区范围:文化路、迎晖路、万春东路以东,临江路南段、临江路北段以西,南熏大道以北,白马庙街以南。
辖区街巷:万春东路、和宁街、文化路、临江路南段、临江路北段、迎晖路、南熏大道一段、景阳巷、袁家巷。
东街社区地处柳城街道的中心地段,辖区面积约为1.45平方公里,共计96个院落,23条街巷。拥有常住人口13288人,户籍人口13036人,辖29个居民小组,16个党支部,在册正式党员292名。辖区有机关事业单位23个,企业及个体经营者1127个,学校5所,辖区业态以餐饮、建材、百货为主。 |
位于柳城街道境域以南,故名。南街社区前身是温江县城关镇街代会,1969年将城关镇的13个街代会调整为第一、二、三、四五居民委员会,1991年调整为8个居民委员会,2001年10月改设为小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1年10月改设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4年将原来的小南街社区居委会、文化路社区居委会合并成为南街社区居委会。 2013年柳城街道将原南街社区所辖的柳城大道以东区域划入新成立的航天路社区,接受原西街社区温泉路以南、凤溪大道北段以北区域,形成今天新的南街社区,沿用至今。 柳城街道南街社区位于温江中心城区,属于典型的老城市社区,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9个居民小组,辖区居民11418人,辖区内有小区、院落86个,学校、医院、机关、事业等各类驻区单位11个,社区社会组织25个。社区党委有党员275人,下设支部14个。 |
2015年社区工作人员概况: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两委8人;大学生助理1人;民政专干1人;劳动保障专干2人;计生1人;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4人)。
柳城街道北街社区位于城区中心,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东起来凤路、温泉路,北至家兴大酒店,西至来凤路158号、凤溪大道北段。
社区总户数4535户,总人口约11338人,居民小组长17人,居民代表35人,单位28个,小区院落68个,公办幼儿园一所,公办小学一所;柳城夜市位于云溪路5号,流动人口较多,流动性较大。 |
西街社区位于温江区凤溪大道北段538号,紧邻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及温江区庆丰小学。辖区面积约2平方千米,有五个家区,17个居民小组,常驻人口5341户,1338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
社区汇集了金融、卫生等行业,集美好家园超市、体育馆、供电局、哈尔滨银行、中信银行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有江南房子、上上城、西城俊园、边城假日、雕刻时光等商住楼小区。
近年来,西街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四川省社区家庭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省先进党组织、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四川省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都市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成都市社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社区及区级文明社区、廉政文化创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
德通桥社区于2004年4月由原来两河村改为社区,是全区中第一个村改社区。德通桥社区位于柳城街办西南方,东邻西街社区,凤溪大道社区,西接永宁路社区,和平社区,南毗红光社区,燎原社区,全社区辖区面积共2平方公里。辖区包括14个居民小组(23个居民小区);5个单位小区雅水局家属院、木里林业家属院、省食品研究院、文府苑、-家属院、;10个商品楼盘小区:分别为棕庭苑、丹桂苑、、怡和茗居、安纳西、柳岸馨苑、绿杨涧、棠湖泊林小镇、世纪滨江、格澜威尔、贝丰鑫筑;3个三无院落:县农机厂、柳河苑、粮食局安置房;5个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居民小区共7055户,15500人,党员185人,流动人口3千余人。
现社区书记1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4名,工作人员8名。14名居民小组长,53名居民代表,33名议事会成员,5名监事会成员。现划分27个网格管理。 |
凤溪大道社区位于温江区城南,辖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有14个居民小组,有机关事业单位4个、公司企业75家、小区院落30个,街道10条,居民3595户,人数11860人,党总支现有党员125名,而实际居住人数已达到了2万余人。是一个集居住、美食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凤溪大道、南浦郡美食一条街、两河路等商业繁华地带都属于本社区,是集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居住、商务于一体极具24小时活力的新城市文化商业区。“南浦郡”已成为温江餐饮休闲娱乐的代名词和餐饮文化名片,更是成青快速通道上重要的美食驿站。同时社区还有各层次的住宅小区,交通也十分便利。有人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温江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凤溪大道社区更是让人到了温江就必须要来品尝美味佳肴的地方。 社区口号:大美柳城、味在凤溪 社区精神:心系百姓、共建和谐 |
鱼凫路社区地处温江区城北城郊结合部,现有耕地面积60余亩,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下辖7个居民小组约2245人,下辖22个驻地单位小区,常住人口约4560余人,暂住人口1680余人。社区东靠江安河,西邻成都涤纶厂,南连白马庙街,北接万春镇卫星社区,辖区内有鱼凫路、万春路,万春东路、秦康路、春江路等公路交通网,还有江安河、战备渠横穿全境。鱼凫路社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人居休闲,经商的最佳选择。 |
永宁路社区于2001年11月27日成立,是一个村改社区,原属于天府镇,2004年9月规划到柳城街道办事处,幅员1.66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4690人(其中户籍人数6960人,农业人员282人),共计2960户,本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91人,辖区内有两所大中专院校及10余家企业。目前,社区的“硬、软件”设施基本达到了“十个一”,即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有一个警务工作室,有一个医疗卫生服务站,有一个劳动保障站,有一个便民放心店,有一个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有一个市民文明学校、有一个图书室。与辖区单位资源共享有一个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地。 |
万盛社区为村改社区,原为柳林乡万盛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东接杨柳河、西靠学府路、南抵蓉台大道、北邻永宁路社区,辖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包括南熏大道三段、四段,柳浪湾街,杨柳西路中段,本地村改居民11个小组680户,1800人;楼盘新成立小组4个,常住居民6000户,9600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辖区内学校有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江二中、迪恩捷幼儿园,辖区内楼盘有柳浪湾(1、7)号院、自建房三组、自建房一组、大湾区二期、万盛新区、大学城、金水湾、逸然居、海科名城。万盛社区毗邻高校,楼盘林立,校园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社会管理难度大。 |
燎原社区位于柳城街道东部,与光华社区、红光社区、东街社区、航天路社区毗邻,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以人和路—永兴路—锦泉街为界;南以永兴路—政通西路—永和路为界;西以南熏大道—凤溪大道为界;北以江安河(柳城街道与公平街道为界线)为界。2004年9月,燎原社区自涌泉街道划入柳城街道设立社区,现有常住人口6130户,12387人,其中(户籍人口2451户,6128人),居民小组14个(其中原住居民小组9个),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07人,共有8个党支部(包括永兴党支部、政通党支部、光华党支部、南江党支部、塞纳河畔家区党支部、仁和退休党支部,其中两新组织党支部包括永辉党支部、志同流动党员党支部)。
燎原社区“两委”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工作要求,以服务辖区居民为核心,配合街道便民服务站,均等化提供劳动保障,计生、流动人口、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以指导辖区居民民主自治为核心,居委会以《组织法》为指导,宣传培养居民在小区生活,小区院落民主治等方面广泛开展自治;以服务集体经济成员为核心,按照“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分离要求,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核心,以工作网络为平台,实现各种服务的全覆盖,建设“幸福·文明·富裕”的新燎原。
|
凉水社区属于涉农社区,辖区内大部分为散居农户,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凉水社区自2006年开始实行整体拆迁以来,凉水社区便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借助安置点“柳岸锦城”项目,凉水踏上了统筹建设、跨越发展的的步伐。 “柳岸锦城”安置小区项目位于杨柳河西岸(五洞桥路),规划建设净用地204.109亩,总建筑面积约45.04万㎡,总投资约10亿元,安置农户3742户。整个小区由28栋15-18层的高层住宅、6栋3层商业用房、2栋3层社区用房、1栋3层会所、1个幼儿园和1个农贸市场组成。项目分四期立项,准备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用地面积51295.01㎡,总建筑面积16万㎡,为建设上的一期,投资规模3.57亿元。二期建筑面积9.5万㎡,为建设上的二期,投资规模2.12亿元。 2010年7月备受关注的“柳岸锦城”前期工程正式竣工,一栋栋崭新漂亮的新楼矗立在杨柳河畔,它的建成承载了凉水社区300多户拆迁户的心愿。预计2012年春节后即可实现所有工程完工交付,彼时凉水社区广大拆迁安置户将可以分到梦寐已久的新居,社区居民将实现从2006年散居以来的大聚集、大团结、大繁荣!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大家了精神文明需求,在社区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社区开展了属于我社区特色的快板队、腰鼓队和广场舞。尤其是根据社区人员构成特点,凉水社区自建自筹了中老年腰鼓队,通过自编自导的方式创造出风格新颖、思想积极的活动节目,广受群众喜爱,一直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在舞台中尽显我社区文明新风貌。丰富的文艺活动不但满足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宣传了党的政策方针,更拉近了社区领导干部与居民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社区的团结与和谐。 2011年8月30日,凉水社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处处洋溢欢乐喜庆的气氛,成都市温江区国防训练基地奠基仪式在此隆重召开。区委领导田蓉等一干领导亲临现场出席奠基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高度赞扬了社区为工程建设所作的贡献,感谢了社区居民对工程建设的理解与支持。国防训练基地的奠基,标志着凉水社区拆迁安置重大项目——国防训练基地建设进入快车时代,社区区位发展功能作用日益凸显。 2011年9月22日,由凉水社区和东街社区、万盛社区、凤溪大道社区联合主办的“九九重阳、文艺演出”暨社区老龄活动在文庙隆重上演。本次活动是由东街社区牵头,联合凉水社区、万盛社区、凤溪大道社区共同准备筹办的。活动前期经过了各社区领导人精心策划与组织,各参演队伍也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排练。整台演出紧紧围绕重阳节和老龄两个主题深入展开,充分营造出了浓浓的重阳气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近年来社区红红火火开展的老年文体活动情况。整个演出一气呵成,吸引了大量的群众观看,赢得了阵阵掌声。 2011年9月26日,由凉水社区精心组织打造的“九九重阳庆祝活动”隆重拉开。社区共组织辖区内177名6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共庆重阳佳节。活动在凉水社区拆迁安置点柳暗锦城展开。整个活动经常纷呈,腰鼓队表演展现了社区各项事业的蒸蒸发展;舞曲《十送红军》、《爱的奉献》、《万水千山总是情》体现了社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深情感恩;快板《居民雨水一家亲》、舞蹈《学习法制》体现了社区和谐团结新风貌;《太极》、《三十二剑》、《广场舞》则体现了社区老年人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活力;歌曲大合唱《社会主义好》更是将活动推向了热潮。 庆祝宴席活动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18点,25座宴席布满了整个小区广场。席间欢歌笑语、谈天说地充满了整个会场。老年人在这一天度过了一个喜庆热闹、温馨祥和的节日,充分体现了我社区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良好氛围,也同时彰显了了领导部门和社区委员会对老年人群的关怀与厚爱。 近些年来,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以及区委提出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凉水社区结合自身实际,迎难而上,攻坚克险,周密部署,全面规划。一方面积极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一方面加强社区干部组织建设,增强干部自身素质能力,提高为民办事的实际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推荐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经济文化大发展。 |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新华社区成立于2006年7月,是一个村改社区,原属涌泉镇,2004年9月区划调整划归柳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地处温江新城区与花博会展中心之间,交通便利,东邻光华大道,南临公金路,西连凤溪大道,北接温江城区,占地2250亩,有8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873人,共计722户,失地人口954人,其中党员64人,有7个党小组,辖区内有西藏华冠、志远广和两家企业。社区内辖五个住宅小区分别是新华苑、新华小区、新城府景、依云镇和花溪谷,其中新华苑安置点、新城府景是社区亮点工程,并已建成海科项目工程,将来的新华社区将成为温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住中心。
新华社区成员简介:新华社区党总支-严成勇,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付礼洪;居委会主任杨德志;居委会副主任宋兵;总支部委员、居委会委员张敏、叶青成,居委会委员文秀华;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杨艳、陈敬;计生专干李琴、流口专干杨敏;民政专干何丽霞,大学生助理陈翠霞,社区工作人员王明松、李珍,共15人。
社区居委会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居委会组织健全、设施配套、制度规范、档簿健全;经常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文明市民素质教育,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评选活动。
近年来,新华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辖区内的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原来社区“脏乱差”现象,偷盗猖獗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社区道路硬化率提高、绿化覆盖率达100%,社区内居民安居乐业。
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争先创优支部先进集体”、“保先教育优秀基层党组织”、“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红光村于2004年划归柳城街道办事处,2006年村改社。红光社区活动中心设于凤溪大道南段452号,位于温江区政府西南方。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共有5个居民小组,13个企业单位,一个物业小区,约3600名常住人口。红光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有书记1名,副书记1名,居委会主任1名,两委委员4名,计生、流口、劳保专干各1名,共计11名工作人员。
社区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社区,大兴文明之风,努力实现社区稳定,创建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在推动社区建设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把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放在首位,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恒大城和格陵兰小区的入驻,社区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开始向着更加文明整洁繁荣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变化,我们的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11年7月在恒大城设立了便民服务点,解决恒大城居民党政、民政、计生、劳保等方面的问题,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社区青少年的关爱教育工作,在2011年7月在社区活动中心设立了青少年第二课堂,为假期的孩子请来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老师,让祖国的花朵们更加茁壮的成长。
当前我社区治安良好,社会秩序稳定,干部齐心团结,经济繁荣昌盛,大家正以新的姿态投入工作,为实现全社区的共同富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