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王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王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清康熙年间(1661-1722年),李姓从李庄(今属寄料乡)迁此建村河湾处,因近宝泉寺,故名。
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户朱姓人家,居住此地。因该地地势低洼,故取名朱洼。
明初王月雷之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庆阳古城。后人口增多,渐为村庄,以王家姓氏和“古城”二字取名王古城。
明初,从陕西省洪洞县迁来一户姓王的人家,居住于此。后来人口增多,形成村庄,取名王庄。
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户姓杨的人家,居住在此地。因村坐落在周代庆阳古城内,故名杨古城。
东周末年,天下大乱,周郝王从洛阳迁都至此,取名庆阳城。清代,有一个樊都司为防匪患,在此修寨建村,取名樊古城。
东周末年周赧王时期,为一冶炼厂,因周围炉渣堆积,像城墙一样,后人将称为冶墙。
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户牛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取名牛庄。
明初,辛姓始祖辛大仙带着3个儿子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此地,时长人多,成为村庄,故取名辛庄。
明初王来周一家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居住,当时该地有个三角庙堂,故取名王堂。
清初孙姓自附近火烧孙迁此,建村河口处,故名。
在明末,从山西省文喜县迁来一户裴姓人家,到此居住。因地处虎狼爬岭上,故取名裴爬。
明末,从双庙迁来一户姓郑的人家,盖了个打铁炉,以打铁为业,建村后,取名郑铁炉。后因“炉”与“楼”谐音,演变为郑铁楼。
明末,訾姓始祖訾万玲从密县迁此居住,取名訾庄。
700多年前,此地生长黄楝树且地势低洼,刘家迁居此地,取名黄楝树凹。400年后,刘家有人在县府担任职务,为了扩大刘家名望,将黄楝树凹改为刘凹。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