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通江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通江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春秋时,属巴地。

1958年9月,设新场乡公社。

1982年2月,改为新场乡。

2016年,由新场乡改为新场镇。

清朝时,属新昌里一甲。

民国初年,属西一区。

苏维埃时期,置杨柏乡。

民国后期,置杨柏联保。

1951年2月,置杨柏乡。

2005年6月,太平乡并入杨柏乡。

2017年,由杨柏乡改为杨柏镇。

商周、春秋时,属巴国。

秦时,属巴郡。

西魏,属诺水县。

唐时,属通江县。

清、民国时期,属通江、平昌2县。

1949年,属通江县。

1958年9月,设三溪乡公社。

1984年4月,由三溪公社改为三溪乡。

2017年,由三溪乡改为三溪镇。

春秋时,属巴国。

秦朝时,属巴郡。

西汉时,属巴郡宕渠县。

东汉时,属巴郡宣汉县。

南朝时,属诺水县。

唐时,属通江县。

元时,属通江县麻坝里。

清朝时,属通江县麻坝里五甲。

民国时期,属刘坪乡。

1952年6月,设春在乡。

1958年,春在乡改为春在公社。

1984年,春在公社改为春在乡。

2005年5月,新建乡并入春在乡。

2017年,由春在乡改为春在镇。

秦朝时,属巴郡。

元朝时,属通江县。

清朝时,属保宁府。

民国时期,属嘉陵道。

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属洪口特别区。

1949年,属川北行署达县专区通江县。

1955年,设战胜、和平、群利3乡;后战胜、和平2乡并入群利乡。

1982年,群利乡更为龙凤场乡。

2006年5月,长乐乡并入龙凤场乡。

2017年,由龙凤场乡改为龙凤场镇。

1951年,设空山乡。

1958年,空山乡改为空山公社。

1984年,空山公社改为空山乡。

2017年,由空山乡改为空山镇。

2020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调整通江县、平昌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4号):撤销芝苞乡、唱歌乡,设立唱歌镇,以原芝苞乡、原唱歌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唱歌镇的行政区域,唱歌镇人民政府驻千鱼沟村幸福路56号。

春秋时,属巴国。

秦时,属巴郡。

西汉时,属巴郡宕渠县。

东汉时,属巴郡汉昌县。

宋熙宁五年(1072年),属符阳县。

民国时,属保宁府新场乡。

1955年,设陈河乡。

1958年5月,陈河乡改为陈河公社。

1984年,由陈河公社改为陈河乡。

2020年,由陈河乡改为陈河镇。

秦朝时,属巴郡。

北魏时,属符阳(今涪阳镇)。

唐时,属壁州。

北宋,属通江。

清顺治二年(1645年),通江置五里、五十2甲,属第四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属北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新场乡公所。

1958年10月,设青浴公社。

1984年3月,由青浴公社改为青浴乡。

2020年,由青浴乡改为青峪镇。

1952年4月,设兴隆乡。

1958年,兴隆乡改为兴隆公社。

1984年,由兴隆公社改为兴隆乡。

2005年,浴溪乡并入兴隆乡。

2020年,由兴隆乡改为兴隆镇。

清朝初期,属其章郡。

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属南山里二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27日,成立烟溪市苏维埃政府。

民国后期,属通江县第二区。

1956年5月,改为烟溪乡。

1958年,烟溪乡改为烟溪公社。

1983年,烟溪公社改为烟溪乡。

2020年,由烟溪乡改为烟溪镇。

春秋时,属巴国。

秦朝时,属巴郡。

西汉时,属巴郡宕渠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红军入川设长坪区。

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属赤北县。

1952年,设长坪乡。

1958年,长坪乡改为长坪公社。

1967年,更名长荣公社。

1973年7月,长荣公社更名长坪公社。

1984年,由长坪公社改为长坪乡。

2020年,由长坪乡改为长坪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冬,川陕苏维埃置松溪乡,属洪口特别区。

1952年,属兴场镇。

1958年8月,设辽源公社。

1985年5月,辽源公社改为松溪乡。

2005年6月,中林乡并入松溪乡。

1952年,设胜利乡。

1958年,胜利乡改为胜利公社。

1984年,由胜利公社改为胜利乡。

2005年6月,凉风垭乡并入胜利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