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双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双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1976年搬迁移民,1985年属新洲县金台公社管辖。

原名东湖农场。

1986年成立大埠镇,划入合并到大埠镇取名黄泥洲大队。

1997年拆县建区,更名黄泥洲村。

2001年拆镇建街为双柳街道办事处黄泥洲村村民委员会。

1975年涨渡湖围垦,由原汪集经管处所辖下集、陶河、欧咀、邱贤、汪集五村下派人员成立各村农场,由原属各村具体管理,受原汪集经管处派出机构-湖区指挥组管辖。

1986年初,成立大埠镇,上述五村农场合并成立大屋基村,为“大埠镇大屋基村村民委员会”。

2001年撤镇建街,大埠镇与双柳镇合并成立双柳街,故现名“双柳街大屋基村村民委员会”。

1958年以前为万姓人家耕地,后划入五八农场。

1972年从双柳老农场搬迁至此办新厂,一名为区农场,直接属团部领导。

1985年新建大埠镇,1986年为大埠镇万家咀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办事处万家咀村。

1985年属双柳刘镇乡农场,1985年后成立大埠镇为大埠镇姚家淌村,2001年并入双柳街为双柳街道姚家淌村。

解放初属挖沟乡,1954年属大埠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杨柳一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长江公社六大队,1959年为大埠一大队,1962年为东岳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陈路大队,1984年为大埠乡陈路大队,1986年为大埠镇陈路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办事处陈路村村民委员会。

解放初属马驿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大埠乡杨柳二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长江公社六大队,1959年为大埠二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双柳公社二大队,1980年为双柳公社马驿大队,1986年为大埠镇马驿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办事处马驿村村民委员会。

解放初属马驿乡,1954年属大埠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杨柳三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长江公社七大队,1959年为大埠三大队,1962年为七里庙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双柳公社吊尾大队,1986年为大埠镇吊尾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办事处吊尾村村民委员会。

解放初属双柳,1958年公社化时双柳公社大埠大队,1961年为双柳区大埠公社,1975年拆区并社为双柳公社大埠大队,1984年为大埠乡大埠大队,1986年为大埠镇大埠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办事处大埠村村民委员会。

1976年以前隶属于汪林公社土地1976年各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来此开荒。

1986年建镇(大埠镇)时名为团鱼边村。

1990年兵马寺村并入本村后改名为镇北村。

2001年为双柳街道镇北村。

解放初属汪集洪铺乡,1986年划入大埠镇为滨湖村,2001年大埠镇与双柳镇合并为双柳街道办事处滨湖村村民委员会。

2015年因新农村改造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取别名“滨都风景小镇”。

1972年居民自孔埠公社搬迁至此围湖造田,1986年成立大埠镇为齐头咀村,2001年大埠镇合并至双柳街道为双柳街道办事处齐头咀村。

解放初为复兴乡,1956年为复兴四社,1961年为汪集区莲湖畈农场,1975年拆区并社为莲湖大队,1986年后划入大埠镇为莲湖村,2001年合镇划入双柳街道街办事处为莲湖村村民委员会。

1975年由原新洲县汪集公社宝龙乡搬迁湖区,于1986年划入大埠镇管辖,后由双柳街接管,并更名为家湖村民委员会。

在1986年设立大埠镇前的名称是“西滩湖渔场”,1986年建镇后,改称西滩湖村,后撤大埠镇,划为双柳街道办事处管辖,名称仍沿用以前的名称,即西滩湖村。

1975年原属区农业局二级单位原种场场委会,1986年成立大埠镇,收编周边小农场,设立原种场村,2001年为双柳街道原种场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