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仁和区大田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仁和区大田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大田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时间为1998年7月,因该社区位于大田街而得名。社区东起班庄村班庄社,南至班庄村下糯禾组、西至大田村街三组、北至片那立村落石凹组。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915户,总人口1523人。针对社区老年化日益严重问题,社区创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位于大田街社区居委会内,居委会总面积300平方米,设施建设面积为150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居住人口较为集中,项目实施地的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对完善,有农贸市场、农村客运汽车站、三家药店、便民生活超市等。日间照料中心对各功能区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划分,设有休息间、娱乐室、棋牌室、厨房、阅览室、卫生间、活动室,为大田社区及周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平台。

大田镇银鹿村地处二半山区,幅员面积约27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拨1500米左右,辖区七个村民小组,516户,总人口1700人,其中党员51人,现有耕地面积2248.65亩,石榴1785亩,其中芒果100亩。G5京昆高速、214省道贯穿全村,银鹿村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以“板凳龙”和“狮灯”独具特色,现板凳龙已列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17年底人均纯收入16605元,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芒果、石榴为主。2017年分别被评为省、市级四好村。

乌喇么社区位于大田镇南大门,距仁和区35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拨1500米,属二半山区地带;辖5个村民小组,279户,1028人,85%的人口为彝族,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74人,现有耕地面积1086亩,林地面积38000亩,种植业以核桃(2000亩)、板栗(1600亩),其次是烤烟和樱桃、石榴、桃子、杏子等小水果,养殖业以牛、羊为主。

大田镇片那立村位于大田镇北大门,幅员面积约21平方公里,属二半山区地带,平均海拨1470米左右,辖七个村民小组,403户,总人口1509人,其中党员33人,普通群众1476人,现有耕地面积4170亩,其中芒果1500亩,石榴2670亩,林地面积31800亩左右,截止2017年底人均纯收入18586.00元,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芒果、石榴为主,旅游业主要以特色农家乐、石榴采摘观光休闲为主,养殖业以养殖黑山羊为主。

小啊喇村地处二半山区,幅员9.6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气候,干湿季气候明显,平均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小啊喇村位于大田镇的东北,共有6个村民小组,到2017年,农户247户,共970人,劳动力408人。耕地面积1740亩,成片石榴面积1000亩,主要生产精品攀西大田青皮软籽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突尼斯软籽等新品种石榴占比超40%。2014年新种(突尼斯)软籽石榴400亩,以嫁接(突尼斯)软籽石榴穗条的方式改良石榴150亩;2015年新种(突尼斯)软籽石榴250亩。全村还种植部分小水果(核桃、李子、樱桃等).冬春季节种植了早市蔬菜,其次部分农户种植了烤烟。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榴园社区位于大田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为原班庄社区、大田社区合并。全村幅员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0.3万人。

榴园社区主产石榴,占大田石榴产量的30%,软籽优质石榴占全镇50%以上。是大田镇基础条件较好,最有发展潜力,最具生态、民俗旅游观光的行政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