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属坝头区;1941年属第三区公所(涂岭)为前黄保;1947年5月属锦凤乡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属山腰人民公社前黄管理区,为前黄大队;1984年社改乡,属山腰乡,为前黄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前黄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明、清属六都鳌塘铺;民国属锦凤乡后张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后张乡;1956年改属驿坂区群山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置后张大队;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后张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后张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明,清属七都安埕铺;民国属锦凤乡凤阳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凤阳乡;1956年改属南埔区坝头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凤阳大队;1961年析分为山腰公社置凤南大队山腰公社凤南大队;1985年设为山腰乡凤南村委会。 |
明、清时期属七都鼓楼铺;民国时期属锦凤乡设凤阳保;1949年末起先后属八区、十区设凤阳乡;1956年属南埔区坝头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山腰乡、山腰办事处、山腰镇;1985年属山腰镇设立凤阳村委会;1999年12月属泉港区前黄镇。 |
明初至正统年间隶属惠安县北忠恕乡七都;1935年8月实行保甲制,坝头社区,凤北村属大凤阳管辖,其中一个保;1949年后,保改村,坝头属山腰区;1958年10月撤销区乡政府,成立人民公社,大凤阳属超先公社前黄管理区;1961年10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旧凤阳分成凤南、凤阳、凤北三个大队,隶属山腰公社,因凤北村与凤阳析分另组建一个大队时,以其在凤阳村之北而命名凤北。 |
设立于清朝时期,属七都古头铺;民国属前黄凤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南埔凤安乡;1958年属惠安县超先公社前黄管区;1961年属山腰公社凤安大队;1984年改属山腰乡凤安村委会;1991年改惠安县肖厝镇山腰办事处凤安村委会;1994年改山腰镇凤安村委会;1999年9月从山腰镇分拆出来属前黄镇凤安村委会。 |
明、清属七都鼓楼铺;民国属锦凤乡凤安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厝(坝头)、十区、十三区(山腰)凤安乡;1956年属南埔区坝头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凤安大队;1981年与凤安村拆村,设立坑内村;1982年从凤安大队析分置坑内大队;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坑内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坑内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自宋朝兴国6年(981)用鳖塘铺地少,交通不便,迁惠安置县,沿革至民国设立为街山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街山乡,1954年更名为古县乡、古县大队,2004年为前黄镇古县村委会至今。 |
明、清属鼓楼铺,民国属锦凤乡凤林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为凤林乡;1956年改属南埔区坝头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置凤林大队;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凤林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凤林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明、清时期设立于六都;1944年属坝头乡三朱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属超先公社;1961年属山腰公社三朱大队;1980年大队改三朱村;1984年改山腰乡三朱村委会;1999年改前黄镇三朱村委会。 |
明、清属六都承天铺;民国属锦凤乡香芹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香芹乡;1956年改属驿坂区芹安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香芹大队;1961年析分为山腰公社前烧大队;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前烧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前烧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明、清属六都承天铺;民国属锦凤乡香芹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为香芹乡;1956年改属驿坂区芹安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香芹大队;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香芹村委会;1999年8月,成立泉港区,为前黄镇人民政府,香芹村委会属前黄镇管辖。 |
明清时属七都,民国时期属锦凤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山腰区,公社化后改凤山大队,属惠安县超先人民公社;1984年后凤山大队改凤山村,属惠安县山腰乡;2000年后,凤山村属泉港区前黄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