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镇花街子社区 地处丽春镇政治文化中心,东接关渠社区,北靠白鹤社区,西接花棚社区,南临天顺村。交通枢纽发达,且社区丽蓉大道是连接彭州市中心和郫县唐昌交通枢纽,也是通往都江堰、温江等周边城市的主干线,交通十分便利。 现花街子社区是由原平桥村、花街子(包括正花街、康家巷、鸡市街、丹平街、祥云路以及新丽路、丽蓉大道和滨河路)和通江三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小组,1873户(农村户数992户,街村居民881户,其中农村低保51户90人,城镇低保56户75人,五保户有8户,分别是刘全贵、谢志芳、舒开村、尹献刚、王成芬、徐德富、刘期元和张瑶)。优抚享受对象26人。总人口约4853人,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2357.67亩,共种水田约1695.91亩,旱地约661.76亩。有养殖场6个、医疗站1个、党小组3个、党员102人、团员162人。 花街子社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生产为主,种植品种有西红柿、马铃薯、油菜、大白菜、韩国萝卜、青椒、小米椒、无筋豆、蒜等,主要以露地生产为主。除此之外,成都新蜀丽棉被有限责任公司、大坤肉联厂以及综合市场、租赁个体户、商贸企业等,为我社区解决了部分居民再就业问题,使得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其中,商贸企业是花街子社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开设小旅店、小饭店、小百货店、小理发店等五小服务行业。人均收入5230元。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 社区内现有主要村道都已经硬化亮化,村庄卫生环境整洁,基本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本村用电用水全部实行归网,村民生活能源主要靠煤、电、气;村民吃水大部分饮用市政提供的自来水;村庄排水也与市政排污相连接。 社区内的社会公共事业比较齐全,有新修的村委会办公室,幼儿园,卫生所,便民店,老年活动室,健身中心,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为居民生活和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丽春镇被成都列为重点城镇,我社区借此机遇,展开“着力打造彭温路过景段丽蓉大道风貌改造”的工作。该路段1800米,涉及商铺1000余间。按照丽春镇政府提供的效果图实施,改造后的丽蓉大道将是我社区的一大亮点,从而提高我社区的知名度。 村务管理民主有序,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和村干部的满意率达到99%以上。 此外,在我社区近五年的计划中,将针对正花街、康家巷、鸡市街路面、下水道工程进行改造。此次改造工作要求群众参与,社区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完善各项工作,使社区更上一层楼。 |
谭家场社区基本情况
谭家场社区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总人数1077人,耕地679余亩,农贸市场一个,年销售量1500余万元。东邻白果村、北邻石匣社区、西邻塔子村、联合村。社区党支部1个,党小组7个,党员73人,居民小组7个。
社区居民主要的种养殖,经商业,服务业为产业收入,年人均收入8600余元。辖区共有残疾人36人,其中,肢体残疾22人,视力残疾8人,智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1人,言语残疾1人,多重残疾2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议事日程。
|
君平街社区简介
君平街社区地处丽春镇的西南方,距丽春镇三公里,彭州市十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庆兴站三公里,蒲阳河从全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卷纸厂两家,豆瓣厂一家,预制厂一家,玻纤厂一家,塑料制品两家,建材厂一家,专业合作社一个,全村属平坝地区,农业用水来自都江堰自流灌溉,幅员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1个,农户710户,人口2280人,人均收入4800元,劳动力1350人,耕地面积1150亩。2007年通过实施土地整改,调整产业结构,共修建沟渠3000米,新修水泥路3公里。村内道路交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
|
花棚社区地处彭州市西北方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铁路、人民渠横冲中心。本社区有15个小组,总户数896户,总人口2757人,年报面积为1500亩,2010年国家确权面积2004.8亩。现任村干部4人,村民小组长15人,党员66人,党小组8个。我社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种植蔬菜为主,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社区辖区内企业4个,企业状况:社区内共有企业四家,成都市彭州亚兴机床厂、冰厂、包装包箱厂和彭州市安铸造。养殖专业户10户,在5719工厂务工人员450人。
|
丽春镇航动社区位于丽春镇镇航空动力园区内,系涉农社区,社区幅员面积4.95平方公里,辖区共18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721户5252人,常住人口1786户5385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共10个党小组,党员144人。航动社区也是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交流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方面统一了整体风貌,从色调及文化元素上充分体现了高科技、现代时尚的内容,与园区的整体风格巧妙、完美融合,协调共存有自成一体。另一方面又紧靠“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的主题,既改造、美化周边环境,使其更加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活动的公园式优美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宜居品质,又融入一些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居民的拥有感、自豪感。 |
景林村情介绍 景林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东南部,距丽春镇场镇约1.5公里,距离彭州市市区约6公里,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东邻致和镇大林村,南与致和镇的花土,古云村相邻,西与本镇的合江,天顺村接壤,北与本镇的黄竹村相连,新开河由北向南穿插而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还有一条宽40米是新彭白公路线越镜而过,村内村道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人民热情大方,全村辖19个组,779户农村居民,总人口2608人,其中劳动力1782人,外出务工987人,,年人均纯收入为5120元。 |
指位于丽春青白江河渠附近,取“丽河”谐音为“利和”,故名。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考证,“利和大队”曾名十四大队,“涌山大队”曾名十一大队,皆属丽春公社;1983年更名利和村、涌山村,属丽春乡;根据2005年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要求,二村合并,沿用“利和村”。 利和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北,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2700亩,辖内共有村民小组13 个,村民798户2458人,0党员 60人。本村有5.12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两个,分别是6组清江河畔,4组富泉新居。 本村是农作物产业村,一直致力于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如豇豆、辣椒、冬瓜等。 |
黄鹤村位于丽春镇东北方,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15个村民小组,距彭州市市区4公里,距丽春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全村耕地2547.99亩,总户数798户,总人口2820人,村民代表51人,人均收入7105元。产业发展以经济作物和乡村企业为支撑,全村大小企业共14家,以生产健康生活用品为主。有养殖户6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 |
丽春镇碧鸡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部,距彭州市区7公里,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875户,2400余人,党员76人。耕地面积2200余亩。 5.12灾后重建统规自建小区一个(碧阳小区),统规自建共154户,建房屋139栋;原址重建184户;维修加固549户。 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北灌公路贯穿全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碧鸡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
塔子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村,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受到阻碍。以下就塔子村的基本情况、存在不足和发展思路向各位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领导和单位做个汇报: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塔子村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距丽春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成都市区4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面积占70%以上,平坝区占30%,最高点塔子山海拔733.2米。 2、社会经济状况 塔子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400余亩,其中水田680亩,旱地720亩。全村总农户42 户,人口1250人左右,其中劳动力892人,党员37名。全村有林地1000多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油菜、海椒、另外也较为盛产地瓜、花生、洋芋等。 |
丽春镇东风村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地处彭州市丽春镇政府的西面,东临丽春镇利和村,南临天鹅村,西临跃进村,北临丽春镇长廊村,距离丽春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78户,1512人。现有贫困人口488人,是丽春镇比较偏僻落后的村。年平均气温 15.5 摄氏度,年降雨量980毫米左右,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脆弱,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670元,粮食总产4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7公斤。现有国家和省标准级低保23户,69人,五保户8户,9人。成都市级贫困户160户488人,学龄儿童152人,-残疾人27人,凝似残疾人34人,贫困党员8人。其它产业的种植业上主要以蔬菜、林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小家禽为主。
|
指境内有白果桥,故名。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考证,“白菓大队”曾名白果村、五一大队、三大队,属北君平公社,相邻的“同心大队”公社化时期由金顺、铁篱二村合并后取名,属庆兴公社;1983年更名白果村、同心村,分属北君平乡、庆兴乡;2004年,北君平、庆兴二镇并入丽春;根据2005年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要求,白果、同心相邻二村合并,称“白果村”。 白果村位于彭州市丽春镇西南面,紧邻主干道彭温路,村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彭温路旁白果村8组,距离丽春场镇4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3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3462人,总户数1058户,党员102人。 |
天鹅村地处丽春镇的西南方,距丽春镇三公里,彭州市十公里,安彭公路、成灌铁路横贯全村,大碑堰河、青白江排洪道从全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专业养鸡场两家,家具厂两家,床垫厂两家,专业生产合作社三家,北君平中心小学及公立幼儿园处在本村。全村属平坝地区,农业用水来自都江堰自流灌溉,幅员面积为4.3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生产合作社20个,农户1016户,人口3520人,劳动力2138人,耕地面积3532.25亩,人均收入9600元,村(居)民代表户70户。2007年通过实施土地整改,调整产业结构,共修建沟渠3000米,新修水泥路2公里,碎石路3公里。村内道路交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蔬菜主要生产生姜、茄子、豇豆。
|
旧时此地为合江社,遂沿用“合江”之名。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及《四川省彭县地名录》收录“济安大队”、“合江大队”,当时属北君平公社;根据2005年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要求,两村合并,称合江村;本次普查沿用。 合江村位于丽春镇西南方向,与致和镇相邻,属平原地貌。全村有18个合作社共965户3137人,村民代表数86人,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72.1亩,以蔬菜、粮食和花卉种植为主,人均收入8500元,引进的企业有奥塑橡胶厂、养殖场各一个。 |
黄龙村地处丽春镇西北角,幅员面积3.72平方公里,属山丘和平坝交错。全村共有21个社,农业户1024户,总人口3376人,党员64人, 耕地面积约4278.07亩。旱地约2500亩水田约1778.07亩,肥沃的土壤让全村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农民种植蔬菜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黄龙村交通便利,丽隆路的修建大大便利了丽春镇和隆丰镇农户的出行及经济发展。近期修建的彭白路更是一项大工程,接通14组与彭白路道路之后,黄龙村将成为交通中心,从彭州进入白水河,从白水河出来,黄龙村将成为必经之路,这为以后黄龙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来的蔬菜销路也大大扩宽。 目前村支两委的工作转入服务型,主要为提高农户生活质量而努力。灾后三周年,黄龙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安居乐业,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人们的明天将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