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裴圩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裴圩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裴圩原名刘圩,清光绪元年(1875年)刘瑞堂在此筑圩而得名。清光绪七年(1881年),刘姓人家将土地房产卖给裴峻峰而更名为裴圩,故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1957年由女干部单翠平在黄圩第一个组建了单庄初级社,1958年单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为纪念她在1964年成立人民公时取名单庄大队,因而得名。
由原圩东村、徐高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
因村内有黄圩街道,而得名。
因抗战期间有支新四军小分队曾驻扎在此而得名。
原水营村,白顶村在2001年二村合并时各取两村中一个字,而得名营顶村。
1958年时原万庄大队、陶李大队合并时各取大队名一字而得名。
因该村庄姓陈比例占大多数而得名陈集。
由此地陈姓、石姓众多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河决口泛滥在此地冲击成沙堆,故而得名。
因村域内有条小河叫砂咀河而得名砂咀村,后将“咀”换位更正式的“嘴”而得名。
因过去有个地主家有瓦房人家起名瓦房庄,后来而得名瓦房。
原为王庄大队,因位于高松河倪嘴桥东,在1984年见村时更名为倪东村。
公社化时期由原安庄社、新华社、大众社合并,因大众寓意更美好而得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