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昆山市锦溪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昆山市锦溪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1949年5月,昆山全城解放,名为卫星,属淀西乡。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更名为卫星大队。

1962年4月,淀西人民公社调整为陈墓镇、陈墓人民公社、淀西人民公社,卫星大队属淀西公社。

1983年6月,撤社设乡村,更名为卫星村,属淀西乡。

2001年苗圃村并入卫星村。

1949年5月,昆山全城解放,该地属淀西乡。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更名为水产大队。

1983年6月,撤社设乡村,更名为联湖村,属淀西乡。

2000年6月,渔业村并入联湖村。

1949年5月,昆山全城解放,名为朱浜,属淀西乡。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更名为朱浜大队。

1962年4月,淀西人民公社调整为陈墓镇、陈墓人民公社、淀西人民公社,朱浜大队属淀西公社。

1983年6月,撤社设乡村,更名为朱浜村,属淀西乡。

2000年6月,明东村、祝甸村并入朱浜村。

1949年5月,昆山全城解放,名为三联,属淀西乡。

1952年9月前,地属吴县甪直区明镜乡、长白乡;同年底,地属昆山县陈墓乡。

1954年,设三联村和金顾村,分属淀西区明镜乡、长白乡。

1956年,淀西区改名为陈墓区,狭港、长白两乡并入明镜乡;同年9月,撤区并乡,设陈墓乡,金顾村建立前进高级社。

1958年10月,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前进社拆分为顾村生产大队、金蜻生产大队,原三联村更名三联生产大队。

1962年4月,淀西人民公社调整为陈墓镇、陈墓人民公社、淀西人民公社,顾村、金蜻、三联3个大队属淀西公社;金蜻大队更名向阳大队。

1983年6月,淀西撤社设乡,顾村大队更名顾村村村民委员会,向阳大队更名向阳村村民委员会,三联大队更名三联村村民委员会。

1985年2月7日,陈墓、淀西两乡并入陈墓镇,顾村、向阳、三联3村归其管辖。

2001年8月,向阳村、顾村村并入三联村。

1950年3月,属吴县甪直区狭港乡。

1952年9月,划入昆山县淀西区。

1956年9月,属陈墓乡。

1958年10月,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公社,改为狭港大队。

1983年6月,改为狭港村,属淀西乡。

2000年6月,庄港村、忠东村合并入狭港村。

1952年9月前,地属吴县甪直区狭港乡;同年底,地属昆山县陈墓乡。

1954年,设南前村、北前村,属淀西区狭港乡。

1956年9月,撤区并乡,设陈墓乡。

1958年10月,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原南前大队、北前大队合并为宅前生产大队。

1962年4月,淀西人民公社调整为陈墓镇、陈墓人民公社、淀西人民公社,宅前大队划分为南前大队、北前大队。

1983年6月,淀西撤社设乡,南前大队更名南前村村民委员会,北前大队更名北前村村民委员会。

1985年2月7日,陈墓、淀西两乡并入陈墓镇,南前、北前两村归其管辖。

2000年6月,北前村并入南前村。

1949年5月,名为陆泾村,属淀西乡。

1958年10月,陈墓乡、陈墓镇合并成立淀西人民公社,更名为陆泾大队。

1983年6月,改为陆泾村,属淀西乡。

1985年2月,随属陈墓镇。

1992年,属锦溪镇。

2001年8月,光辉村并入陆泾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