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附海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附海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时属鸣鹤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坿海乡,三十六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东海乡六村、四村。

1959年2月属东海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东海公社四大队、五大队。

1981年7月更名为宋家村大队、界河墩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东海乡宋家村、界河墩村。

1992年5月随东海乡划入附海镇。

2001年2月宋家村、界河墩两村合并为四界村,至今未变。

清时属鸣鹤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坿海乡,三十六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东海乡一村、五村。

1959年2月属东海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东海公社二大队、三大队。

1981年7月更名为太阳地大队、韩家路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东海乡太阳地村、韩家路村。

1992年5月随东海乡划入附海镇。

2001年2月太阳地村、韩家路村两村合并为东海村,至今未变。

清时属鸣鹤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坿海乡,三十六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坿海乡四村、五村。

1959年2月属坿海管理区。

1966年12月为坿海公社红旗大队、海防大队。

1981年7月更名为庙东大队、郑家浦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坿海乡庙东村、郑家浦村。

1991年11月属附海镇。

2001年2月由庙东村、郑家浦村合并为东港村,至今未变。

清时属鸣鹤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坿海乡,三十六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坿海乡三村、五村。

1959年2月属坿海管理区。

1966年12月为坿海公社东风大队、红武大队。

1981年7月为大阴洞大队、三节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坿海乡大阴洞村、三节村。

1991年11月属附海镇。

2001年2月三节村、大阴洞村合并为花木村,至今未变。

清时属鸣鹤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坿海乡,三十六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稻桶地、三百为坿海乡一村,三角田为东海乡六村。

1959年2月分别坿海管理区、东海管理区。

1966年12月稻桶地、三百为坿海公社东方红大队、红星大队,三角田为东海公社八大队。

1981年7月更名为稻桶地大队、三百大队、三角田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坿海乡稻桶地村、三百村和东海乡三角田村。

1991年11月稻桶地村、三百村属附海镇。

1992年5月三角田村随东海乡并属附海镇。

2001年2月原稻桶地、三百、三角田三村合并为花塘村,至今未变。

清时属鸣鹤乡。

1935年属坿海乡,1947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东海乡二村(西舍、五坒)、六村(半横里)。

1956年2月并属山海乡。

1959年2月属东海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东海人民公社一大队(西舍)、六大队(半横里)、七大队(五坒)。

1981年7月更名为西舍大队、半横里大队、五坒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东海乡西舍村、半横里村、五坒村。

1992年5月随东海乡划入附海镇。

2001年2月,西舍、半横里、五坒三村合并为南圆村,沿用至今。

清时属鸣鹤乡。

1935年属坿海乡,1947年属东海乡。

1950年6月为坿海乡一村、二村。

1959年2月属坿海管理区。

1966年12月为坿海公社红卫大队、反修大队。

1981年7月更名为蒋家丁大队、庙西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坿海乡蒋家丁村、庙西村。

1991年11月属附海镇。

2001年2月蒋家丁村与庙西村二村合并成为海晏庙村。

至今未变。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