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峨边彝族自治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峨边彝族自治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唐麟德二年(665年),设罗目县,后撤销。

宋朝时期,置中镇(或忠镇)寨,曾于此辟“马市”。

明朝时期,置中镇巡检司。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峨边抚夷厅(驻地大堡)。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增置“经历署”分驻于此。

民国时期,设县佐,为分县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县佐改为警务长,置第三区公署。

1949年,为县驻地,又是第三区区公所驻地(后迁驻毛坪)。

1951年,设沙坪乡。

1954年,设城关镇。

1988年12月,沙坪乡和城关镇合并为沙坪镇。

2020年5月18日,撤销红花乡、共和乡,将原红花乡和原共和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坪镇管辖。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堡镇境域设(峨眉)主簿分驻,驻平夷堡(今大堡)。

嘉庆十三年(1808年),裁主薄,设峨边抚夷厅,为厅治所。

民国三年(1914年),峨边厅改县,为县府及公署和镇公所驻地。

1950年8月,大堡为第一区公所和乡驻地。

1951年6月,析南半部境域置胜利乡。

1958年,胜利乡并入大堡乡;同年10月,大堡、万坪、白杨3乡合并为大堡公社。

1959年12月,分为大堡、万坪、白杨3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属大堡区。

1992年12月,乡改镇。

2020年5月18日,撤销万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堡镇管辖。

元朝末期至明朝初期,毛坪镇境域为永兴场。

清朝时期,设平顺乡。

民国时期,改名毛万乡。

1951年7月,分为共和、联乐2乡。

1956年3月,乐山县老鸦划入峨边。

1957年7月,联乐、老鸦合并为毛坪乡,并为第三区(毛坪区)驻地。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59年,共和、杨河并入。

1961年,杨河、共和析出。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10月,乡改镇。

五渡镇境域,原属嘉定府乐山县(今沙湾区)映碧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五渡乡。

1949年,属乐山县。

1956年3月,划归峨边县。

1958年10月,设五渡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12月,乡改镇。

清乾隆年间,新林镇境域名永安场。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永安乡。

1951年7月,分为联合、永胜2乡。

1956年7月,析联合乡置解放彝族自治乡,联合乡更名新林乡。

1957年1月,永胜乡并入新林乡。

1958年6月,撤解放彝族自治乡,与新林乡合并为联合乡。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6年4月,更名新林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12月,乡改镇。

2020年5月18日,撤销白杨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林镇管辖。

民国时期,黑竹沟镇境域为奴隶制社会。

1954年5月,设西河彝族自治乡。

1956年,划归洪溪县(今凉山州美姑县洪溪区)。

1964年,划归峨边县。

1966年,设西河公社。

1981年,更名斯合公社。

1984年3月1日,公社改乡。

1992年12月,乡改镇。

2002年10月,更名黑竹沟镇。

2020年5月18日,撤销哈曲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黑竹沟镇管辖。

2020年,撤销杨村乡、觉莫乡,设立红旗镇,以原杨村乡和原觉莫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红旗镇的行政区域,红旗镇人民政府驻四坪村上街48号。

民国时期,宜坪乡境域属乐顺乡。

1949年,属宜杨乡(今宜坪、杨村2乡)。

1951年7月,析置宜坪乡。

1958年10月,与同杨、红花、茨竹合并为红旗公社,为生产管理区。

1959年9月,析置宜坪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民国时期,杨河乡境域为奴隶制社会。

1953年2月,设杨河自治乡。

1958年10月,与毛坪乡合并为毛坪公社,属杨河管理区。

1961年4月24日,析置杨河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明朝、清朝时期,新场乡境域设龙凤场。

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新场,后设新凤乡。

1950年1月,改乡农会、乡公所。

1953年3月,改新凤乡。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4年4月,更名新场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平等乡境域,原属于沐川县。

1951年3月,设平等乡。

1955年9月,划归马边县。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70年3月,划归峨边县。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民国时期,金岩乡境域为奴隶制社会。

1954年5月,设金岩彝族自治乡。

1955年12月,设俄罗彝族自治乡1956年1月,设热水彝族自治乡。

1958年12月,3乡合并为金岩彝族自治乡,属洪溪县(今凉山州美姑县洪溪)。

1964年,划归峨边县。

1966年4月,改为金岩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民国时期,勒乌乡境域为奴隶制社会。

1952年,设勒乌、祖蒙、马解3乡。

1956年,属洪溪县(今凉山州美姑县洪溪);同年9月,3乡改彝族自治乡。

1958年,祖蒙、马解2彝族自治乡合并为称勒乌乡。

1964年,划归峨边县。

1966年4月,乡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