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五批宁波市完善型农村社区[9]

第五批宁波市完善型农村社区[9]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根据《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示范评估活动的通知》(浙民基〔2018〕53号)及《浙江省民政厅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评估工作的通知》(浙民基〔2022〕40号)等文件精神,经镇乡(街道)申报、县级民政部门推荐、市民政局审核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确认海曙区高桥镇岐湖村等239个村为第五批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
  曹一村位于小曹娥镇东南,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户920户,户籍人口2430人,以农业生产为主,07年我村工农业总产值9950万元,人均收入8150元。村成立了蜜梨、葡萄专业合作社,其中蜜梨已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连续3年获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获宁波市专业特色村、余姚市农村青年星火示范基地。新品欧亚系列获宁波市优质奖、宁波市家庭图书室特……。
  【村情风貌】海南村位于泗门镇东北部,329国道线北侧,距泗门镇政府驻地4公里,原系大沽塘后之滨海棉区。界域东邻杨家路江与朗霞街道辖地分界,南邻朗霞街道杨家村、本镇水阁周村,西连镇北村,北界小曹娥镇海塘南村、南新庵村。全村呈长方形东西走向3华里,由原来的下新屋、施家、下半灶、徐家、洪家路、海庄、旺家、小旺家等8个自然村由东至西横向组成,故被称为“横八村”。村域被余姚大道直贯,姚北大道由村后横穿。整个……。
  因地处古汝仇湖之北,又是原湖堤乡之北,故名湖北村。解放前属余姚县湖堤乡第10、11、12、13保。1950年湖北设乡,10、11保改称湖北二村,12、13保改称五村。1956年万夹湖三乡合并建光明乡:二村为第四高级社,五村为第一高级社。1961年第四高级社为湖北四大队,第一高级社为湖北一大队。1966年文革,湖北四大队改名为新胜大队。一大队改为红旗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新胜大队改为湖北乡湖北村,……。
  庙前村位于马渚镇(东区)城郊结合处,全村由庙前、喻家畈、小施巷、大河沿四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424户,常住人口1194人,外来居住人员(登记)约2650人(有私有出租房1130间),耕地面积140亩。村级集体经济690万元,村年收入约2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约8800元,。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55名党员,4个村民小组,20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由6人组成。庙前村位于马渚镇(东区)城郊结合处,全村由……。
  全佳桥村简介  全佳桥村位于余姚市马渚镇西北部,北接泗门镇、西接临山镇,由原全佳桥和夏王宅两个村撤并而成,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耕地2100亩、山林1152亩、水面116亩。全村共有7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42户,常住人口1794人。全佳桥村于2001年5月行政村撤并后重新建立党支部,有正式党员84名,分五个教育点。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以姓得名,故名。据《兰风魏氏宗谱》载:自汉兖州刺史衡九传至唐文贞公讳徵崛起钜鹿,历十八世而至峣公,峣知万年县事,刺补将仕郎。宋嘉泰间(公元1201-1204年),岆始自鄞县徒居姚邑兰风。村以姓名。相传村边有古木莲藤,缠架小河两岸,上能行人,名木莲桥。古时村袭桥名,因又称莲桥。1949年初为牟山乡九、十保,1950年为牟山乡五、六村,1956年建立勤勇高级社(含吴昂头、肖家),1961年为牟山公社魏……。
  新东吴村简介  牟山镇新东吴村地处余姚西部,东、南与魏家村相邻,西与上虞接壤,连北与黄家埠镇,村域面积3.47平方公里,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交通便捷,杭甬高速公路牟山道口设在境内,61省道、五马公路穿越全村。全村户籍人口2506人,外来务工者800余人,9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有5个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2户远教中心户,104名党员。  近年来,我们村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丈亭村位于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沈家自然村,村因镇地名定名。境域面积3.22平方公里,东接丈亭老镇区、三江社区,南临姚江,与陆埠镇相望,西连龙南村,北至萧甬铁路北侧与渔溪村接壤,由沈家、陈家、下齐塔、赵家四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4356人,1720户。全村有党员151名,建立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耕田面积1297亩,山林面积436亩,是丈亭镇地域人口最多、人均耕地最少……。
  丈亭镇胡界村位于宁绍平原余姚东部,萧甬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三七市,南临姚江,西与三江社区相临,北靠凤凰山。胡界村总面积3.5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745人,共905户,外来人口2000人,耕地2035亩,山林933.5亩。2006年全村工农总产值60797万元,人均收入10508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95万元,人均可支配集体资金346元。村内有专业生产管阀的工业企业百余家,形成“管阀城”特色工业……。
  三七市镇相岙村位于余姚市东首,距市区23公里,宁波市西首24公里,东至江北区慈城镇五里村,南至二六市村,西接二六市村官桥自然村,北接唐李张村,与慈溪市掌起镇关头村相连,地处三县(市、区)交界处,属余姚东大门,村境内属半山区,东西北三面环山,有大批山地,土地以黄泥土、矿石为主,气候适中。相岙村总人口1600人,户数580户,设党总支分三个党支部,党员74人,7个农村居民点,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
  魏家桥村位于余姚市东首(市中心)30公里,宁波市西首30公里,属余姚东大门,距镇政府驻地6.5公里。村委会驻地魏家桥桥西。魏家桥村东接云山村,西接胜利村,北接二六市村,南到慈江北岸,境内总面积约4.56平方公里,有耕田4099亩,其中自留田341亩,山林2.5亩,自然村18个,14个村民小组,964户常住人口。2005年社会总产值707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099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0.78万元,……。
  江中村概况  江中村位于余姚市城区东南17公里,是河姆渡镇政府所在地,为镇中心村。东邻小泾浦村,南滨姚江与车厩村隔水相望,西接翁方村,北濒慈江与三七市镇相峙,总面积约6.88平方公里,驻地钱家漕自然村,有钱家漕、汪界、太平渡、小翁家等2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41个村民小组,1412户人家,有常住人口3866人,有汉族、土家族、苗族、壮族、侗族等5个民族。有耕地面积5283亩,属于平原稻区。河网交织,……。
  以翁、方两姓得名,故名。1949年初属江中乡十二、十三、十四保。1950年为江中乡四、五村。1956年二村合建勤丰高级社。1961年为江中公社翁家、张界、应家、方家四个大队,1965年翁家、张界、应家三个大队合并为翁家大队。1966年改名为红星、红卫大队,1981年复名为翁家、方家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称江中乡翁家、方家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为河姆渡镇翁家、方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4月翁家……。
  大隐村概貌大隐村东临鄞州区,西接学士桥村,南接云旱村,居大隐镇的中心信置,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20亩,耕地面积465亩。在创建成为宁波市文明村后,更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各类指标都有所突破,全村总人口为1590人,特别是企业原来的35家增加到102家,实现社会总产值13504万元,村集体收入49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7414元。切实做到继续保持文明村荣誉、提升文明村品位为……。
  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槠林岭一名芝林。”故名。1949年初为慈溪县石岩乡三保。1950年为河姆乡三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大隐乡芝林高级社,1961年为大隐公社芝林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大隐乡芝林村民委员会,1986年7月为大隐镇芝林村村民委员会。芝林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