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根据《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示范评估活动的通知》(浙民基〔2018〕53号)及《浙江省民政厅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评估工作的通知》(浙民基〔2022〕40号)等文件精神,经镇乡(街道)申报、县级民政部门推荐、市民政局审核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确认海曙区高桥镇岐湖村等239个村为第五批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 |
沿用原建设乡之名,取建设社会主义之意。1958年建建设公社,1983年改建设乡,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铁界吴村、前家村、竹保陈村合并为建设村,驻地铁介吴。建设村……。 |
东陈乡沙岗村是东陈乡政府所在地,是东陈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2004年10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沙岗村由原来的沙岗自然村、海墩自然村、立新自然村、沙坪自然村组合而成。现有856户人家,2486人口,拥有耕地面积1571亩。沙岗村从2006年列入县1560新农村建设行列及中心村行列。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迈进!……。 |
因三面环水,地势较高,形如水中大塔,故名。解放前属靖海乡。1951年属东陈乡,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1983年改为村。大塔村地处象山沿海南线东边,距东陈乡政府1.8公里,全村226户,共有村民801人,有党员36名。耕地面积593亩,桔子面积180亩,占耕地面积的30%。全村主要特色为水产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656元。交通便利、村容整洁、空气清新、环境……。 |
因处平如磨刀石的草坪上,故名砺坪。后延一励姓儒生编修宗谱,积劳成疾,卒于是村,里人为纪念他,改称励家坪。解放前属华塘乡。1951年属晓月乡,1958年建生产队,属晓塘大队。1961年称大队,1983年改为村。励家坪村……。 |
因处白玉湾西边得名。民国元年属南田区,29年属三门县南田区。1951年属三门县南田区坦塘乡,1952年3月析归象山,属坦塘乡,1956年属中屿乡,1958年建西边塘生产队,鹁鸪头渔业生产队,1961年改称大队,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西边塘、鹁鸪头2行政村,合置西边塘村。西边塘村……。 |
因该片地区曾名湖头,如谢家湖头、小山湖头,故取名湖头新村。2020年,撤销周家和大斜桥两个行政村,合建湖头新村。湖头新村是由大斜桥村和周家村合并而成的新村……。 |
台头村,三面环山,一面临蟹钳港,省道线茅石线穿村而过。行政村由台头和小杨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土地总面积4000亩,山林3000亩、土地700亩、海涂300亩、虾塘300亩。常住户数297户,人口860人。党员23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党支部共有5名委员,支部书记为石帮慈。村委会共有5名委员,主任为石方良。社管会有3人,社长为石帮慈。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为15.6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为5.93……。 |
因港处上港、梅头港之间,故名中港。村以港名,后更名为中江村。解放后属珠门乡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1958年与上港合建珠二生产队,属珠门大队。1961年析建大队,属高塘公社,1983年改为村。中江村……。 |
村中一溪,樵夫赖以漂运木柴,故名柴溪,村由溪名。解放前属宁海县大佳河乡,1959年11月由宁海民主管理区划入下沈管理区,1961年蒋家岙析出,分设4队,1963年合为柴溪大队,1983年改为村。原属下沈镇,2001年6月属西周镇。2020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时,蒋家岙村和万金山村并入柴溪村。柴溪村……。 |
樊岙村地处东海之滨,座落于美丽的南田岛上,是鹤浦镇第一大村。本村历史悠久、景色迷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来享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全村共由6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3000余人,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340元。先后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省级民主理财示范村” 等。本村在经济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优势资源,走“一村一品”发展之路。其中,茶叶和枇杷是樊岙村两大特色农产品,开发面积都达到了……。 |
取鹤浦在前进之意,更名鹤进村。解放后由五保改建为鹤五村,1958年建第五生产队,1961年称五大队,1983年改为五村,1991年取鹤浦在前进之意更名鹤进村,2004年7月撤销鹤进、万全塘行政村,合并成立鹤进村。鹤进村……。 |
乌屿山村位于象山县北端,在贤庠东北5公里处,在象山港的南岸,呈块状分布。村北孤山,原系岛屿,岩石乌黑,形似乌贼,亦名乌屿山,村以山名。乌屿山现有村民488户,1286人。乌屿山农渔兼营,尤以柑桔在全县闻名。 乌屿山种植柑桔1300多亩,是象山县小有名气的柑桔村。村班子积极与县柑桔研究所联系,通过改良品种来增加桔农的收入。良好的经济收入带动了桔农高接换种的积极性。该村从199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高接……。 |
自2004年8月合并。当时象山东风集团在主村的北面建了三座大面积的厂房,东风集团为使企业取得与当地落点村同一名称。就出了部分资金。经三村同意决定为合并新村名为“东风村”。1951年属着衣亭乡,1956年属贤庠乡,1958年与碶头陈合建生产队,1961年各自建张家岙、马岙、路下庄3大队。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3个行政村,合建东风村。东风村……。 |
下马岙村位于泗洲头镇中南部,生态环境优美,北有灵岩仙景映托,东与蟹钳港绿色屏障,西有岳井洋隔海相望,基地周围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空气清晰,号称天然氧吧。全村总户数242户,人口820人,全村0党员21人,村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社管会委员3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3600亩,其中经济林(杨梅)面积2008亩,柑桔、枇杷等水果种植面积450亩,水产养殖580亩,其中海水产养……。 |
苏岙村地处象山宁海交界,距县城约50公里,距泗洲头镇中心村18公里,是一个纯农业的自然经济村,素来有泗洲头粮仓之称。现有人口 859 人,共 335户,苏岙村现有耕地1387亩,水稻面积910亩,其中超级稻面积500亩,占55%,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直播节能增效栽培等优质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80亩中浙优1号到收获时青秆黄熟不倒伏,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山林面积3318亩。2007年村集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