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文明委开展了第八届淮南市文明乡镇、第七届淮南市文明村和第七届淮南市文明社区评选活动,经自愿申报、县区推荐、专家评选等程序,拟确定29个乡镇为第八届淮南市文明乡镇、74个村为第七届淮南市文明村、65个社区为第七届淮南市文明社区。 |
淮南市大通区辖镇。1950年设九龙岗小区,1958年成立淮丰公社,1960年改乡,1992年淮丰乡与九龙岗街道合并建九龙岗镇。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3.8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3.3万。淮南铁路过境。辖夏菜、陈巷、夏农、曹店、方岗、魏咀、九龙岗、王楼8个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麦、水稻、黄豆、油菜子。水产品有鱼、蟹等。工业主产煤炭、石料、白灰等。.……。 |
安成镇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西部,南依舜耕山、北靠淮河,处于承东启西的显要位置。全镇土地总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31743人,下辖7个行政村、7个社区和林场、渔场2个农业经济实体。拥有企业250家,固定资产原值6.16亿元。近年来,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跨跃”。2004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6.6亿元,利税2.13亿……。 |
李郢孜镇是省发展乡镇企业“百强镇”、省小城镇重点建设镇、省“双百工程”示范镇。该镇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南接长丰县,北靠蔡家岗,合阜公路、水张铁路穿境而过,镇属6个村委会,6个社居会,辖区面积23.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02亩,总人口4.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乡镇企业蓬勃发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建筑、建材、造纸、三产为骨干的经济格局,出现了年产……。 |
孙庙乡位于瓦埠湖畔,东临史院,北接杨公,西南与寿县隔湖想望。全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10亩,其中水田22500亩。共有10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4730户农户,总人口2.07万人。 孙庙乡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成产优质稻米、红菱及鱼、虾、蟹等各种水产品。素有 “三秀”美称的银鱼、瓦虾、毛刀鱼,以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天然无污染而享誉天下。 孙庙交通便利。对外有一条水泥路与省道……。 |
在风景秀丽的瓦埠湖北岸,座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心城镇——杨公镇杨公镇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76平方公里,总人3.6 万人,镇内教育、文化、卫生、工商贸易、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改革开放以来,杨公镇广大干群致力于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使得杨公镇交通便捷,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绿化整齐美丽。 杨公人民勤劳朴实,文明诚信,数年来该镇多次被市、县(区……。 |
淮南市八公山镇位于八公山下,淮河岸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全镇面积2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万1千多人,该镇原为沈巷乡,1990年3月撤乡建镇。 镇内设党政办、计生、农委、城建等14个职能科室。 八公山镇属城乡结合部,境内煤炭及山石资源储量丰富,镇、村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全镇拥有煤矿、水泥厂、砖厂、石料厂、豆制品厂、码头、运输公司、建筑公司及宾馆、两蔡集团等多家企业,形成了规模经济。 镇……。 |
祁集镇位于潘集区东南部,东与平圩镇交界,西与架河乡接壤,南与淮南市区隔河相望,北与古沟回族乡毗邻,总面积34平方公里,辖八个行政村,39个自然庄,119个村民小组,4752户,总人口22000人,耕地面积1.58万亩。 交通、通讯条件良好。南有淮河黄金水道,北有淮阜铁路,中有祁平、祁架路穿境而过,乡、村公路连网成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广播,架设了1座移动通讯中转站和有……。 |
平圩镇位于潘集区南大门,南临淮河,北接泥河,淮阜铁路和淮潘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地广物博。“单机甲中华”的平圩电厂和平圩第二发电公司坐落于境内。 平圩镇辖16个村,面积达49.21平方公里,总人口388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00人,劳动力1.8万人,耕地面积2.8万亩。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粮食总产2.3万吨,乡镇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103万元。农业是基础产业,2004……。 |
架河镇因境内的架河而得名,位于潘集区西南部,东邻祁集,南与淮南市区隔河相望,西与凤台县城北乡交界,北与芦集、田集接壤,辖11个村,46个自然庄,114个村民小组。全乡总面积4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89.43公顷,人口2.89万人。架河古属楚地州来,1949年1月解放,1959年底建立架河人民公社,隶属凤台县管辖,1972年9月划归淮南市古沟区,1980年更名为潘集区,1984年架河公社改名……。 |
夹沟镇南以泥河为界,北与怀远相邻,泥河、黑河、伊河自西向东横贯其境,幅员56.44平方公里,2.95万人口,辖15个村(含1个乡林场)。 夹沟镇有“鱼米之乡”的俗称,水土资源充足,耕地4.4万亩,淡水面积1万亩,盛产大米、青虾、河蟹,以质优味美畅销全国,发展水产得天独厚。逐步形成了以“水产、杂交猪、家禽、山羊、优质粮、林木、蔬菜”为主的七大产业。一年一度的“四.二0”农民文化体育节开展得轰轰烈烈……。 |
泥河镇位于潘集区东北部,东与夹沟乡毗邻,南与古沟回族乡隔河相望,西与潘集镇搭界,北与怀远县接壤, 225省道贯穿全境。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65个自然庄,总面积4996公顷,耕地面积38439.96亩。人口36670人,其中城镇人口9675人。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1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87元。 镇域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较平坦,土壤类型多样,南部为……。 |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毛集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淮河之滨,素有“淮上明珠”之称,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1993年,毛集撤乡建镇;1994年7月,毛集镇被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建设部等28个部委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同年底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6年,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体改委等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被授予“全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荣誉称号……。 |
夏集乡是毛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三个乡镇之一。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37000亩,人口2.7万人。全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64亿元。工业总产值1.63亿元。1、农业: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农业耕地面积37163亩。粮食作物占94%,经济作物占9%,粮食总产量29821吨,该乡注重调整种植业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开发性农业,并因地制宜,制定科技兴农战略规划,采……。 |
焦岗湖镇地处淮南西南部,淮河沿境而过,焦岗湖镶嵌其中。乡域面积64平方公里。全乡辖15个村委会,178个村民小组,87个自然庄,9820户,其中非农业人口580人,耕地面积56766亩,其中:水浇地面积35935亩,沿湖水面貌一新18600亩,沟塘可养水面1000亩,农机3750台,总动力学4500马力,电灌站44座,用电总量972万。教职工育情况:现有中学三所,在校学生1831人,教职工6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