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承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承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传明末郑姓从轵城迁此住在土窑中,人称郑窑,后发展成村,即为村名。
古名铁石街。传药王孙思邈晚年到王屋山采药,行至此处,向在路边搭棚打铁的年轻小伙李老八问路。李老八身有残疾,但人诚心善,殷勤指点,并告诫说山中有虎,要谨慎而行。孙思邈见李老八虽是残疾之人,但面善心慈,自然动情,就悉心治好了李老八的病。后来李老八在此地娶妻生子,逐渐形成村落,村名就叫李八庄。
据清代村内关帝庙碑载:“卫河,原名齐家村矣”。后因卫姓从轵城迁来,人口兴旺居多,且南临五指河,故得名卫河。
因地处唐玉真公主修道的皇家建筑灵都观北(亦称上),故名上观。
因地处唐玉真公主修道的皇家建筑灵都观南,故名下观。
虎岭村名历来有两种传说,一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晚年到王屋山行医采药,途经此地,遇一大虎横卧于道。孙思邈视之,乃一只病虎,是一根骨头卡在了老虎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孙思邈挽袖拎器,小心翼翼地将骨头取出,并配药止血,老虎得救后,感其救命之恩,便每天驮着孙思邈进王屋山采药行医。从此,这道岭便称今名。二是唐代四川有一民女叫侯真定,人称麻姑。自幼崇道,历尽千辛万苦来玉阳山拜玉真公主为师学道。路过此地时,遇一猛虎拦路。她因立志修行成仙,不惧猛虎,径直前行。其志之诚感动了天神,使猛虎变成了岭,岭下村庄因之得名。
传始于明代,因村内建有玉皇庙,以庙名村。
因处山间平地,故名。
因地处三道河流交汇处,村中地势低洼,历史上雨水丰富,经常涨水,百姓居住此地,每逢雨季涨水,出行不便,习惯叫涨河。后因明初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居于河边,故名。
有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落,村北500米处,有一座海拔400米高的小山,山上有一颗千年古柏,一个偌大的山上就这一棵大柏树,因此就叫“孤树村”。相这棵树是西汉刘秀插柏枝而成。当年王莽篡权,刘秀奋起反抗被王莽追杀。一天刘秀骑马到此处,在此歇息,因无处拴马,随手折了一个柏枝插在地上,将马拴在树枝上。年长日久,这棵树枝竟然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传宋代时,现今承留镇卫佛安村一带有一寺一庵,寺里的和尚不仅私通尼姑,而且祸害当地百姓,掳掠民女。官府几次攻打,均无功而返。后来武松带兵攻打寺院,与该寺和尚展开激战,追到一山沟,将和尚杀死。杀死老和尚的那条沟俗称老和尚沟。自此以后,这里恢复安宁。人们为纪念和颂扬武松保卫佛门净土的功绩,遂定村名卫佛安。
古名小寨庄。清光绪年间南姚王姓在此买地盖仓库后,更名为仓房庄。
村周有两条深沟,每逢雨季,雨水顺山入沟,故人们把两条沟汇流处,称为大沟河。村以河名。
清名羊圈凹。1982年因名称不雅,地处承留镇南部丘陵地带,有11个自然村组成,故更名为南岭。
因建村时赵姓老人先居,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