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乔薛里上市村。 清代为阳薛里上市村。 1919年为第一区上市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上市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庄头乡上市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上市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上市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上市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上市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明代为庄社里庄头村。 清代为北庄里庄头村。 1919年为第一区庄头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庄头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庄头乡庄头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庄头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庄头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庄头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庄头村民委员会。 |
明代为庄社里牛村。 清代为北庄里下牛村。 1919年为第一区下牛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下牛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庄头乡下牛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下牛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下牛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下牛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下牛村民委员会。 |
柴家乡山王村古为耿国国都,至今已3500多年历史。 村以国命名,原称王国,耿国灭亡后为王村。 元代时改称为三王村。 清代为北庄里王村。 1919年为第一区帝王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山王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山王乡山王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山王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山王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山王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山王村民委员会。 |
明代为庄社里下村。 清代为北庄里下村。 1919年为第一区夏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夏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山王乡夏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夏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夏村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夏村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夏村村民委员会。 |
明代为北张里张村。 清代为北庄里赵张村。 1919年为第一区北张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北张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北原乡北张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北张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北张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北张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北张村民委员会。 |
明代为北张里樊家峪村。 清代为北庄里樊空峪村。 1919年为第一区樊家峪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樊家峪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山王乡樊家峪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樊家峪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樊家峪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樊家峪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樊家峪村民委员会。 |
明代为修福里北原村。 清代为福亭里北原村。 1919年为第一区北原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五区北原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北原乡北原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柴家乡北原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柴家公社北原大队。 1984年4月为柴家乡北原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柴家乡撤乡置镇为柴家镇北原村民委员会。 |